文物故事

文物故事
img
img

明辉:嘉广集团交通经济频率原主持人

马永飞:桐乡市丰子恺纪念馆馆长

丰子恺的漫画简约、朴实,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生动的画面,深受大众喜爱。这幅《饮水思源》图是丰子恺新中国漫画的代表作,其背后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明 辉 马馆长,这幅《饮水思源》图由丰子恺创作于1961年。这幅画的创作背景以及它的珍贵之处是什么?

马永飞 这幅《饮水思源》图是丰子恺先生在1961年跟随上海市政协参观团去江西参观,在瑞金一个叫沙洲坝的小村庄看到了一口“红井”后创作的。这口“红井”非常珍贵,是当时毛主席亲自参与挖掘的。1951年,沙洲坝全体人民在井边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丰子恺当时就把这个场景描绘了出来。

这幅画中景物有取舍,人物很多,特别是他画了一棵大树,大树的枝干很雄伟,枝叶也很繁茂,其实它象征着毛主席,表示我们不会忘记毛主席。这幅漫画还有一个珍贵之处,它在丰子恺众多漫画当中可以说是尺幅最大的,高67厘米,宽47厘米。

明 辉 《饮水思源》图可谓含义隽永,画风也很朴实。请问马馆长,这幅《饮水思源》图是谁捐赠的?

马永飞 这幅漫画是丰子恺的小儿子丰新枚捐赠的,他捐赠这幅漫画是在一个特殊的时间。1985年,丰子恺故居缘缘堂在原址上按照原貌重建起来,当时丰新枚在自己收藏的丰子恺漫画中进行了精选,最后选出这幅《饮水思源》图捐赠给纪念馆。这幅《饮水思源》图可以说是丰子恺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同时也是非常珍贵的国家二级文物。

明 辉 丰子恺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漫画家,为什么他的画作这么惹人喜爱?

马永飞 丰子恺先生的作品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包括对自然界、对动物的关爱,很温情。他的漫画以及他的随笔,很清新,看似寥寥几笔,但其中富含着人生的哲理。

img

明 辉 丰子恺先生每在一个地方居住,都会取一个名字,比方最早的小杨柳屋,还有星汉楼、日月楼等等。为什么丰子恺纪念馆又叫作“缘缘堂”呢?

马永飞 缘缘堂是1933年由丰子恺先生设计,然后在家乡桐乡建造的一处居所。可惜的是,丰子恺先生只在这里居住了四年多。1937年,缘缘堂被日军的炮火炸毁了。直到1985年丰子恺先生过世十年之后,桐乡市人民政府在原址上按照原貌重建了缘缘堂。

缘缘堂,其实象征着丰子恺先生的艺术,因为他的随笔,像《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新笔》等都是用“缘缘堂”来命名的,所以有很多读者看到缘缘堂,就想到了丰子恺,想到了他的漫画、他的散文,想到了他对人世间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