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故事


羽兰:嘉广集团新闻综合频率主持人
周伟民:桐乡市博物馆研究馆员
《松壑楼居图》是桐乡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国家一级文物。它画于松江,后来是怎样流入桐乡的?它又是怎样被发现的?它究竟有什么特点?
羽 兰 周老师,《松壑楼居图》的作者宋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周伟民 宋旭是桐乡非常有名的一位画家,生活在明代万历年间。
羽 兰 宋旭的这幅《松壑楼居图》是在什么时候创作的?
周伟民 宋旭的画现在存世的并不多,基于专家研究,存世作品不到50件。这幅《松壑楼居图》作于万历乙未年,也就是1595年。
羽 兰 这幅《松壑楼居图》来到桐乡市博物馆,中间有什么故事吗?
周伟民 这其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这幅画是在1980年梧桐派出所在整理旧库房时发现的,当时发现的是一批画,共34件。他们发现以后,向文化部门汇报,经过双方协商,这批画由桐乡市博物馆收藏,其中就包括这幅《松壑楼居图》。
羽 兰 拿到这幅画的时候,它是什么样的?
周伟民 当时它并不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精美。因为它是一幅绢本画,不容易保存,再加上历经了400多年。刚发现的时候整幅画是打不开的,全部是起翘的,而且一片一片,已经很脆弱了。领导指示,这幅画不能打开,等有机会了再进行修复。到了1987年,经过打听,上海博物馆的修复部有这个技术,我们跟他们联系后,他们认为可以修复。经过两年时间,这幅画终于有了如今的面貌。
羽 兰 这幅画有什么特点?
周伟民 这幅画的特点是尺幅大。纵277厘米,宽187厘米,而且是独幅。像这么大尺幅的画,是很少见的,它代表了明代中晚期的绘画水平。《松壑楼居图》是一幅高远散点透视图,全景广阔深远,气象万千。整个画面结构严谨大气,远山近水脉络清晰,尤其是山峰悬崖,以险取胜。色泽构图层次分明,让人看了以后如同置身于世外般超凡脱俗,表现出山水恬静的意境,以及高士脱俗的心态。
羽 兰 这幅画为何能成为桐乡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周伟民 1992年,为了对全国收藏的文物进行分级管理,国家对全国各地的博物馆进行了文物鉴定,通过对比国家一级文物的评定要求,国家文物局专家认定这幅《松壑楼居图》是国家一级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