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故事
2025年09月26日
文物故事


亮亮:嘉广集团少儿节目中心主持人
杨晶:海宁市博物馆副馆长
历代吴越国王崇奉佛教,笃信三宝,优遇高僧大德。“一佛两弟子”造像为何藏于智标塔?背后有何渊源?
亮 亮 杨老师,能否介绍一下“一佛两弟子”这三件藏品分别是什么?它们是怎么出土的?
杨 晶 它们分别是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和他的两位弟子像。2003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当时的海宁市文化体育局联合对智标塔地宫进行了一次科学清理发掘,出土了水晶、铜器、玉器、叶蜡石等共47件(组)文物。这“一佛两弟子”三尊铜像就是这47件(组)当中的一组。
亮 亮 “一佛两弟子”有什么特别的价值?
杨 晶 当时出土的时候,我们发现地宫的平面呈方形,由石砌的函室和回廊组成一个“回”字形结构。在石函的北壁,有四层的台阶,自上而下依次供奉着造像、阿育王塔以及供奉品等。在第一层的佛台上,我们发现了“一佛两弟子”三尊铜像。可以说“一佛两弟子”就是处于这样一个被供奉的地位。
亮 亮 我们走进博物馆欣赏铜像,应该从什么样的角度去鉴赏它们?它们的文物价值体现在哪里?
杨 晶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通高33.6厘米,由佛像和下部的莲花底座组成。释迦牟尼面目丰满,双眼微睁,右手上举施说法印,双腿盘坐于莲花座上。莲花底座分上下两部分,外表涂层已经略微剥落,但是依稀可以看到上面彩绘的痕迹。释迦牟尼佛左侧双手抱拳的是大弟子迦叶,右侧双手合十的是二弟子阿难。
亮 亮 “一佛两弟子”的出土,对于海宁考古学界的价值,包括海宁历史的研究有怎样的意义?
杨 晶 唐朝之后,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当时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政权叫吴越国,建都杭州。相对于北方政权而言,吴越国推崇佛教,这“一佛两弟子”铜造像便具有吴越国鲜明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