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故事


子璇:嘉广集团新闻综合频率主持人
李林:海盐县博物馆馆长
一件内壁刻画着看似简单的线条的陶器盖,却是仙坛庙遗址出土的1000多件文物中价值最高的。它究竟有何寓意?
子 璇 李馆长,博物馆在“千年聚落”的场景布置上有什么意义?
李 林 我们是根据仙坛庙遗址考古发现复原而布置的,距今5800年到4300年,所以我们把这个主题定为“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
子 璇 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刻纹陶器盖,它是何时何地出土的,并且是什么时期的文物?
李 林 这件文物是在百步镇仙坛庙遗址出土的。发现这个遗址非常偶然。2000年下半年的一天,我接到一个任务,有人在百步镇农丰村发现一处明代的墓葬,出土了一块墓志铭,我就赶了过去。在调查墓葬的时候,突然发现土墩上面有非常多红烧土和陶片,当时判断那应该是一个良渚文化时期的遗址。2002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海盐县博物馆联合对仙坛庙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这件陶器盖是在2003年上半年被发现的,我们在修复它的时候,发现器盖里面有一个图案,非常惊喜。

子 璇 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图案的基本含义吗?
李 林 这个图案是干栏式建筑正面的图案。从图片上可以看到,一个干栏式建筑下面有六根柱子,柱子上面是一个平台,建筑主体是在平台上面,下面是墙,上面是一个屋顶,屋顶是一个坡度比较长、比较陡的茅草屋顶。我们可以从这个图片上看到,上面有一些茅草竖在里面,主要起到防潮、防野兽的作用。这种建筑在江南一带最早发现于河姆渡,但是河姆渡没有发现实物,只是根据发现的一些柱子推测当时是有干栏式建筑的。这个图案的发现,印证了至少在良渚时期已经出现了干栏式建筑。
子 璇 印有干栏式建筑花纹的陶器盖,对于现今来说有没有什么特定的历史含义?
李 林 这个图案是目前在良渚文化考古成果里唯一一个完整的,能够用实物来体现当时干栏式建筑的图案。
子 璇 为什么过去的人会选择把这样一种刻有花纹的盖子带进墓葬当中?
李 林 结合我们传统的祭祀观念,自古有一种民间信仰,就是人死了可能会在另外的世界再生活,把房子放在墓葬里面,可能就是希望能在另外一个世界享受这样的房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