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解构”

文物“解构”

范蠡湖位于嘉兴环城南路,二号桥(现神龙桥)附近,嘉兴实验初级中学范蠡湖校区的西邻。据史料记载,范蠡湖原为西南湖一角,唐代嘉兴筑城时围入城中成为里湖,后演化成范蠡湖。目前湖长100米,宽15米,占地5351平方米。

img
img

园以水景取胜,相传当年西施每天梳妆,倾脂粉于湖中,螺食而成五彩,故湖中产五彩螺。范蠡湖还有“西施冢”之称,相传西施逝世于此,墓葬湖中。湖西北岸筑有水轩一座,即西施妆台,为歇山顶抬梁式建筑,内原有范蠡和西施塑像,现妆台北墙上仍有“范少伯祠”“浮碧”石匾两块。

西施妆台与金明寺一径之隔,金明寺始建于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明正统元年(1436年)重建,当时有大殿三进、步廊十余间,其中湖天海月阁为嘉兴“五湖四海”之一。现尚存大殿一进,为硬山顶建筑,殿内陈列“传艺学绣”“西施梳妆”“留痕李”三组雕像。在大殿东侧的假山上有八角亭一座,上书“槜李亭”,旁有“吴越轩”及九曲长桥等。

范蠡湖多名家手迹,除西施妆台北墙上有文徵明“浮碧”等石刻,还有明万历车大任所书“放生池”、池郭所书“陶朱公里”碑、清乾隆时钱陈群所作《重建金明寺碑记》及王蘧常、谭建丞、张振维等名家的墨迹。

与范蠡湖相连的范蠡公园在原城南公园的基础上改建而成,设有商圣祠、沉鱼轩、名媛馆、槜李亭、通越阁、西水驿、陶朱公亭等建筑及倾脂溪等水体。其中主体建筑通越阁以其址旧有通越门,上悬“湖天海月”匾额,系民间流传的“五湖四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