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故事


小黑:嘉广集团交通经济频率主持人
董博:嘉善博物馆副馆长
5000年前的良渚时期并没有金属的琢玉工具,良渚人是凭着怎样超强的毅力和技艺才打造出这样一件传奇文物的呢?
小 黑 董老师,这个玉琮为什么说是又珍贵又神秘呢?
董 博 这是一件我们馆藏的良渚文化刻符玉琮。中国人一直非常喜欢玉,因为玉是高雅与纯洁的象征,有“玉魂国魄”的说法,可见人们对它的喜爱。我们先来介绍它的外观。它是一个高柱体,高度近30厘米,一共有十节,每一节都刻画了十分简化的神人兽面纹。为什么说它非常珍贵呢?因为它的上射口部分有一个刻符,可能是代表了一种原始的文字,可以说这也是良渚文化已经达到高度文明的佐证。《周礼》中有记载,“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因此可知玉琮和玉璧都是古人祭祀天地的礼器。而有刻符的玉琮,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现的也不过十几件,而且大多数是传世的玉琮。我们这一件玉琮有大致明确的出土地点,所以说它是非常珍贵的。
小 黑 玉琮既然这么珍贵,那么它的来历也必定不凡。
董 博 确实。这件玉琮是由嘉善籍考古学家、文史学者张天方先生捐赠的。张天方先生在17岁时考中了秀才,19岁考入上海复旦学院预科,后来留学法国。在法国期间,他在巴黎卢浮宫学习考古,对古汉字和考古都有非常高的造诣。张天方先生看到当时清末民国初年有大量的良渚文化玉器被盗掘和贩卖,于是就抢救家乡的文物,把它们收集起来。最后,他把它们无偿捐赠给了嘉善博物馆。
小 黑 张天方先生是捐赠了很多物件还是只有这一个玉琮?
董 博 张天方先生捐赠的藏品非常多,包括玉器、石器、青铜器、陶器、瓷器以及字画。张天方先生在1966年2月去世之后,他的女儿根据遗嘱,把他所有的藏品都捐赠给了我们博物馆。
小 黑 请您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是什么物品,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董 博 张天方先生捐赠了不少良渚文化礼器,其中包括两件玉琮,一件是12节的,一件是10节的,还有两块玉璧和两块石钺。玉璧、石钺以及玉琮都是当时的一种礼器,这也填补了我们博物馆藏品的空白。因为嘉善本地出土的文物非常少,张天方先生当时收集了嘉兴地区和嘉善地区的文物,可以说为我们填补了藏品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