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故事

文物故事
img
img

少冰:嘉广集团新闻综合频率主持人

高逸仙:桐乡君匋艺术院负责人

《窗前鸣珮》是文徵明的代表作,文徵明的书法非常有名,他的画作到底好在哪里?

少 冰 文徵明是不是大家常常提及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那位?

高逸仙 对,虽然影视剧经过了一些艺术加工,但当时在苏州确实有那么几个人物。

少 冰 这幅《窗前鸣珮》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呢?

高逸仙 这幅作品的内容其实就是文徵明当时的生活状态。他26岁开始乡试考试,考了9次,考到了53岁,9次落榜,后来被举荐了一个虚职,叫翰林院待诏。翰林院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其实就是朝廷召集一批书画家、文人在那里写写画画,等待任命。文徵明在那里待了三年,觉得做官已经没有希望,就回到了家乡。

少 冰 文徵明有这么多作品,这幅《窗前鸣珮》为什么能走入我们的眼帘呢?

高逸仙 我们馆藏的两件都是长卷,这件作品非常完整。它有引首,有内容,有后记,还有后人的题跋。作品中还有很多印章,它们是在数百年的传承过程中,看过或者收藏过此作品的一些名家盖的,其中有几方印章都是有出处和来路的。

少 冰 文徵明在题跋中写了什么?

高逸仙 他写了两首诗,第一首是《处竹为清夫赋》,第二首是《西斋种竹》,在最后一段文字中他讲到了创作这一作品的过程。

少 冰 从画工的角度来讲,这幅《窗前鸣珮》有什么特色?

高逸仙 文徵明的作品比较细腻内敛,不像唐寅(唐伯虎)的很多山水画都很大笔。这件作品是文徵明晚年的一件代表作,设色比较淡雅,属于淡彩的一件山水画作品,而且人物的线条特别劲挺有力,所以说文徵明是一位比较内敛的艺术家。

少 冰 这么著名的作品是怎么来到君匋艺术院的呢?

高逸仙 钱君匋先生是篆刻家、书画家,也是收藏家,他一生在上海工作,收集了很多名家的作品,包括这幅《窗前鸣珮》。这也算是他收藏的作品中比较早期的一件作品。

img

文徵明(1470—1559),长洲(今属江苏苏州)人,名壁,字徵仲,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中期著名画家、书法家,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吴门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