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故事

文物故事
img
img

鸽子:嘉广集团交通经济频率主持人

陈建江: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

马家浜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经测定,马家浜文化距今7000多年,比河姆渡文化还略早一些,由此被誉为“江南文化之源”。

鸽 子 请您简单地介绍一下,马家浜遗址当初是怎么被发现的。

陈建江 马家浜村在60年前是江南地区一个普通的小村庄,村民们就在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也就是积肥。因为当地有人发现农田下面一米左右的地方有二三十厘米的黑土层,有很多有机质,他们以为是肥料,可以给农作物施肥。

鸽 子 那当时是怎么发现这里面有文物的?

陈建江 当时积肥的时候,村民们发现了很多兽骨,以为可以制作药材,就卖到药店里。杭州有一家药店收到的一个兽骨上面刻画有一些动物的符号,省文物部门知道了这个事情,了解到是在嘉兴马家浜积肥时发现的,就到这里来进行考古发掘。

当时文物管理相关的专业人士比较少,他们就组织当时杭州大学历史系和杭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的一些老师学生共20余人来到这里,在没有被破坏的213平方米范围内进行考古发掘。

鸽 子 在这213平方米范围内,有哪些考古成果?

陈建江 科学发掘以后,他们发现了30多座墓葬。这30多座墓葬是密集排布的,上文化层中有墓葬,下文化层中也有墓葬。2009年,经过批准,我们重新对马家浜遗址进行了一次科学发掘。1959年那次是抢救性发掘,2009年这次是主动地科学发掘。面积不大,300平方米,也发掘了很多墓葬。

鸽 子 马家浜遗址现在有什么特别的价值?

陈建江 马家浜遗址有几个特点:第一,它的时代比以前发现的良渚遗址更早;第二,它出土的器物,陶器、石器、玉器等,是非常典型的、非常单一的一种文化类型。随着类似的文化遗址不断被发现,1977年,在长江下游的一个考古年会上正式提出了以马家浜遗址来命名马家浜文化,最终确立了它的地位。

img

2003年,嘉兴首届江南文化节召开的时候,金庸先生为此题写了“江南文化之源”。以马家浜遗址命名的马家浜文化是目前太湖流域发现的文化中年代最早的遗址文化,它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所以我们又称其为“江南文化之源”。

我们现在以马家浜遗址为重点,正在建设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公园规划面积约300亩。它包括三块内容。首先是对2009年到2010年考古发掘的现场进行保护展示,类似兵马俑,让人们能够看到真实的马家浜时期的文化层;其次是建设马家浜文化博物馆,把马家浜文化的由来、命名、文化特征、价值影响等进行全面展示;最后,我们想把马家浜遗址现场建成一个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