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解构”
2025年09月26日
文物“解构”
温碗:高14.3厘米,口径16.8厘米,底径10厘米,腹径15.5厘米。撇口,口沿呈六瓣,束颈,腹部从上往下弧渐大,腹呈六瓣凹凸花棱状,每一花瓣刻有繁复的折枝牡丹纹,主次分明,有浮雕感。通体施影青釉,釉色晶莹润泽,积釉处白里透青。
注子:高22.8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9.2厘米,腹径13厘米。直口,斜溜肩,肩部刻划草叶纹。直腹,矮圈足。曲流在肩部,与流相对位置为宽扁状环柄,流高出口部,柄上刻划有两道双线细纹。盖上塑蹲狮钮,除内壁露胎和外底有垫烧痕迹外,通体施影青釉,釉色晶莹,白里闪青,胎质洁白细腻。
青白瓷创烧于五代末北宋初,以江西景德镇湖田窑所产最具代表性,是南北制瓷技艺有机融合的产物,因其有着玉质般的形态,被誉为“饶玉”。清人蓝浦在《景德镇陶录》里用“光致茂美”四个字来评价青白瓷之美。
1977年4月至1978年1月,因基础建设工程,海宁东山西麓中段先后发现14座宋墓,出土了80余件青白釉瓷,这在全省都属罕见。

青白釉温碗

青白釉温碗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