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故事


阿德:嘉广集团新闻综合频率主持人
金卫其:平湖市陆稼书研究会会长
陆稼书是平湖的先贤,有“天下第一清官”之美誉。
金卫其 这里就是陆稼书祠堂,在进门显眼处,我们立了一个陆稼书的雕像,这是他晚年教书育人的形象,他拿着书体现了儒学大家的风范。里面是陆稼书祠堂的正厅。
阿 德 金老师,这个祠堂的来历,请你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金卫其 陆稼书的家族祠堂,以前是一个庵,叫龙头庵,是我们村里的老百姓祭拜陆稼书的地方,因为这个原因它被保存了下来。
阿 德 我看祠堂正厅的匾上写着“三鱼堂”三个字,为什么叫三鱼堂?
金卫其 陆稼书爷爷的爷爷叫陆溥,有一天他到江西丰城县运送粮食,在回来的路上,船撞到了一块石头,在船快要沉下去的时候,陆溥跪在船头祷告。他祷告完了以后,很神奇,雨也不下了,船也不漏了。回来一看,原来是三条鱼裹着水草把船底的洞塞住了。陆溥认为,要感恩这三条鱼,于是把自己的堂号叫作“三鱼堂”。陆稼书认为,祖先清正廉明,于是沿用了这个堂号。
阿 德 我看祠堂两边有一副对联,在陆稼书肖像画边上也有一副对联,这又是什么意思?
金卫其 大家看到的这两副对联,祠堂两边的这副对联是陆稼书亲笔,内容是“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人在这个世上只要做好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读书,另外一件事情是积德,读好书、做好事是陆稼书一生推崇的。
阿 德 这个祠堂其实和陆稼书住的地方是有点距离的,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建祠堂?
金卫其 陆稼书祠堂修缮以后,主要是供陆家的后人在这里祭拜陆稼书先祖,把陆稼书的家风家训、做官理念,如“无讼”理念等都传承下去。无讼,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没有诉讼,它的核心内容是调解,遇事以调解为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法。
阿 德 尔安书院和陆稼书祠堂是一个整体,为什么叫“尔安书院”这个名字?
金卫其 尔安书院以前叫尔庵,是一座小庙的意思。陆稼书做官回来以后,以教书育人为主,这个庵名不好听,于是他就把它改为“安全”的“安”,尔安书院又好听又文气。
阿 德 陆稼书一生的成就比较高,他都有哪些成就?
金卫其 陆稼书是清朝的十大清官之一,雍正二年(1724年),他入祀孔庙,被推崇为圣贤。乾隆年间,他又被乾隆皇帝封为礼部侍郎,这是他的一个重要成就。除了当官教书育人,陆稼书在书法、诗歌等艺术方面也很厉害。

陆陇其(1630—1692),字稼书,平湖泖口人,清康熙九年(1670年)中二甲进士,曾任嘉定、灵寿两县知县,后升任四川道监察御史。他为官清廉,出行办公不坐轿而以毛驴代步,故有“毛驴县官”之称;他秉性耿直,素不收人财礼,也从不给上司送礼,逢年过节,仅书信过问;他离任时,只带走了几卷图书和妻子的织布机。清雍正二年(1724年),陆稼书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入祀孔庙的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