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祸得福:莫斯科大公国坐大
七、因祸得福:莫斯科大公国坐大
众所周知,莫斯科是今日俄罗斯的首都,是一座世界名城。但对它的历史,对以它为中心的莫斯科大公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前面提到了曾任基辅罗斯大公的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1108年,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把基辅罗斯西北部的土地赐给第七个儿子尤里·多尔戈鲁基(1099?—1157)。根据史书记载,1147年,尤里·多尔戈鲁基在一场战争中获胜,他邀请盟友前往一个名叫莫斯科的边界地庆祝。这是史书上第一次提及莫斯科,俄罗斯人把这一年当作莫斯科建城的年份。
1156年,尤里·多尔戈鲁基加固了莫斯科的防御措施,使之成为防御性要塞。1169年,尤里·多尔戈鲁基之子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自立为基辅大公。从此,弗拉基米尔城取代基辅城,成为罗斯的政治中心。
1243年,金帐汗国授予尤里·多尔戈鲁基的孙子雅罗斯拉夫·弗谢沃洛多维奇(1191—1246)“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称号。此后,拥有“弗拉基米尔大公”头衔者通常兼任全罗斯大公。
1263年,弗拉基米尔大公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将莫斯科划为他最小的儿子丹尼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的领地,赐封他为莫斯科王公,莫斯科公国从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大公国分离出来。
同年,弗拉基米尔大公亚历山大·涅夫斯基逝世,此后罗斯公国的王公需要竞逐由金帐大汗任命的弗拉基米尔大公位。
莫斯科地处东北罗斯中心,是全罗斯相互交往的一个交通要冲。从陆路来看,从斯摩棱斯克到克里亚济马河畔的弗拉基米尔的古道由西向东穿越而过,诺夫哥罗德到梁赞公国的商路从北到南蜿蜒而来,交叉于此。就水路而言,莫斯科河穿城而过,其支流和伏尔加河与奥卡河相连。同时,莫斯科周围森林密布,河流纵横,土壤肥沃。这样的地理位置,首先有利于莫斯科的经济发展。单是莫斯科公国征收的过境货物贸易税,就使其国库充盈。其次,有利于莫斯科的人口增长。莫斯科公国周围有其他公国及森林、河流作屏障,莫斯科相对比较安全,受蒙古人的侵扰较少。不少人为了躲避战乱,逃到莫斯科定居,他们在这里砍伐森林,开垦土地,修建庭院,形成村庄,昔日的荒野密林逐渐变成人口稠密的地区。莫斯科公国的人口就这样迅速增长,逐渐发展为全罗斯人口最多的公国之一。人口的增长促进了莫斯科公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增加了王公的财政收入,也有可能为王公提供强大的军队。这一切为莫斯科公国的崛起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1276年,弗拉基米尔大公瓦西里·雅罗斯拉维奇无嗣而终,罗斯诸公国陷入争夺大公位的混战当中。莫斯科王公丹尼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在这场战争中左右逢源,时常转换立场,以谋取最大的利益。就这样,莫斯科大公国于1283年正式建立,丹尼尔·亚历山德罗维奇也由莫斯科王公变为莫斯科大公。
在位期间,丹尼尔一直致力于扩大莫斯科大公国的版图。1301年,他从梁赞公国王公康斯坦丁手中夺得商业和战略要地科洛姆纳。1302年,佩列斯拉夫利-扎列斯基王公伊凡·德米特里耶维奇无嗣而终,丹尼尔设法接管了该公国,这使莫斯科公国的疆土几乎扩大了两倍。
1303年,丹尼尔去世,其子尤里·丹尼洛维奇继位。尤里被其父的辉煌成就所鼓舞,决心取得弗拉基米尔大公之位,成为全罗斯的主宰者。1304年,尤里来到金帐汗国,和特维尔公国王公米哈伊尔·雅罗斯拉维奇竞争弗拉基米尔大公位。由于尤里献上的贡品没有米哈伊尔多,弗拉基米尔大公位被米哈伊尔夺得,尤里在金帐汗国逗留一年后两手空空地返回莫斯科。
这次失败并未使尤里丧失信心,他知道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力没有特维尔公国强盛。于是,他继续拓展疆土,增强国力。10年后,尤里带着大量金银珠宝、稀世珍品,再次来到金帐汗国。金帐汗国大汗月即别见状大喜,不仅诰封尤里为弗拉基米尔大公,还把妹妹康察黑公主赐予尤里为妻,并派万户侯合兀合迪率一班使臣及大队骑兵护送尤里夫妇回莫斯科大公国。
特维尔王公米哈伊尔得知尤里夺去了弗拉基米尔大公之位,甚是恼怒,便率军和尤里对阵。交战结果是,尤里战败,王后康察黑公主、万户侯合兀合迪、尤里的兄弟鲍里斯及许多莫斯科公国的领主被俘。几天后,康察黑暴卒,合兀合迪等人获释。尤里闻讯后十分悲痛,再次来到金帐汗国,控诉米哈伊尔指使手下人毒死了康察黑,要月即别大汗为新婚宴尔即惨遭毒害的康察黑报仇雪恨。月即别大汗听说心爱的妹妹被米哈伊尔毒害,怒火中烧,立即命令米哈伊尔前来晋见。米哈伊尔自从康察黑死后便一直提心吊胆,惴惴不安,现在大汗召见,他自知凶多吉少,但身为金帐汗国的臣子,他又不能不去,只好硬着头皮来到金帐汗国。在那里,等待他的自然只有审讯和死刑。米哈伊尔被处死后,尤里重新以弗拉基米尔大公的身份返回莫斯科大公国,成为全罗斯的主宰,特维尔大公国也被置于其控制之下,但从此二者也结下了不解之仇。
尤里是莫斯科大公国第一位担任弗拉基米尔大公的,这提高了莫斯科大公国的地位。作为大公,他颇尽职尽责。首先,他担负起保卫全罗斯的责任。1322年,他统率诺夫哥罗德军队打败了瑞典对卡累利阿的进攻,迫使瑞典求和,双方签订了《奥列霍韦茨和约》,确定了瑞典和罗斯的边界。从此,瑞典人有很长时间不敢对罗斯采取军事行动。其次,他亲自向各公国为金帐大汗征收“贡税”,充当金帐大汗与其他王公之间的唯一中间人。在此过程中,莫斯科大公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再说特维尔大公国,米哈伊尔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不甘心失去弗拉基米尔大公位,对尤里恨之入骨。他们不愿通过尤里大公向金帐汗国纳贡,而企图直接向金帐汗缴纳贡税。这显然是藐视尤里大公的权力。尤里极为不满,就带着军队来到特维尔,迫使米哈伊尔之子——特维尔大公德米特里·米哈伊洛维奇答应把贡税缴给尤里,也不再觊觎弗拉基米尔大公之位。尤里从特维尔征税后并没有立即缴给金帐汗国的使臣,而是到诺夫哥罗德处理军务去了。德米特里便乘机来到金帐汗国,状告尤里把特维尔缴给金帐汗国的贡税据为己有,金帐汗国的使臣也出庭做证。月即别大汗听后颇为生气,就褫夺尤里的封号,封德米特里为弗拉基米尔大公。
尤里闻讯后,知道大事不好,急忙携带收缴的贡银前往金帐汗国。祸不单行,他途中又遭到德米特里的弟弟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的袭击,贡银被抢劫一空,只得落荒而逃。不久,月即别大汗下旨召见尤里,尤里奉旨前往金帐汗国。途中,他和仇人德米特里不期而遇,德米特里想起杀父之仇,一时怒从心头起,拔剑向尤里刺去,结束了尤里的性命。
德米特里杀死尤里后向月即别大汗邀功请赏,没想到月即别龙颜大怒,喝道:“朕的妹夫,岂容尔等鼠辈杀得?”他立即下令处死了德米特里,敕封德米特里之弟亚历山大为弗拉基米尔大公。
尤里死后,其弟伊凡·丹尼洛维奇继位,成为莫斯科大公国的第三任大公。
伊凡在继位之前就已协助其兄统治莫斯科大公国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在位期间为莫斯科大公国的崛起做出了比其父兄更多的贡献。
伊凡也许十分清楚教会在罗斯社会生活中的分量,他和罗斯都主教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设法把主教府从弗拉基米尔迁到莫斯科。莫斯科大公就这样慢慢和罗斯教会结成了联盟,扩大了莫斯科大公国的实力和影响。
伊凡继位时,弗拉基米尔大公的敕书在莫斯科大公国的宿敌特维尔大公亚历山大手中,伊凡处心积虑,想要夺回敕书。1327年,月即别大汗怀疑亚历山大不忠,派堂弟乔尔汗率大军占领了特维尔,把亚历山大逐出宫廷。乔尔汗在特维尔横行无忌,肆意抢劫和侮辱罗斯人,特维尔市民敢怒不敢言。8月15日早晨,有个特维尔市民牵马饮水,被一伙蒙古人瞧见了,他们见这匹马膘肥体健,威风凛凛,煞是喜欢,动手便抢。马主人情急之中大声喊叫,特维尔市民再也无法忍受,便发动起义,把所有蒙古人赶到一起,全部杀光,包括乔尔汗本人。
事件发生后,月即别大汗怒不可遏,准备御驾亲征。伊凡见有机可乘,急忙来到金帐汗国,表示愿效犬马之劳。于是,月即别大汗就派伊凡和苏兹达尔王公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率5万军队前往讨伐特维尔大公国。来到特维尔后,伊凡乘机报复,残酷地镇压了起义,俘虏了大量人口,亚历山大逃往普斯科夫。
月即别大汗看伊凡对自己倒也忠实,便于1328年敕封伊凡为弗拉基米尔大公。伊凡如愿以偿,莫斯科大公再次成为全罗斯的主宰者。此后,这一敕书基本上都保留在伊凡的后裔手中。
伊凡荣升全罗斯大公后,并没有志得意满,就此止步。这时,他获得了征收全罗斯的贡赋并直接送交金帐汗国的大权。此后,他便乘机以权谋私,充实莫斯科大公国的国库。他在征收贡赋时,或者私自加码,敲诈勒索;或者瞒天过海,从中截留。他原想做得神不知鬼不觉,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的所作所为还是被人看破,为此他获得了“卡里达”(钱袋)的绰号。但伊凡大公并不害怕被治罪或者丢掉大公之位,因为他早已从多收或截留的贡赋中拿出一部分买通了金帐大汗及其妻妾和近臣。
伊凡大公还到处收买土地,竭力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他通过收买兼并了加利奇等公国,他还收买了弗拉基米尔、科斯特罗马、罗斯托夫等大公国的不少乡村,这使莫斯科大公国的国土不断扩大。同时,他又实行吸引人口的政策,以少缴或免缴赋税的政策把其他公国的农民、市民吸引到莫斯科大公国来。此外,他还从金帐汗国赎买罗斯俘虏,让他们成为莫斯科大公国的臣民。这就使得莫斯科大公国的人口迅速增长。
随着土地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莫斯科大公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进一步发展,城市数量在增加,城市规模在扩大,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又对其他公国的领主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他们纷纷来到莫斯科大公国,或聚集到莫斯科大公国周围,如切尔尼戈夫公国的领主罗季翁·涅斯捷罗维奇举家迁到莫斯科大公国,主仆多达1700人。伊凡大公在位期间,奠定了莫斯科大公国强盛的基础,他成为逐渐把所有罗斯公国统一起来的“第一位合并者”。
1340年,伊凡大公辞世,罗斯各公国的王公齐聚金帐汗国,等待大汗宣布弗拉基米尔大公的敕书。可以想见,有不少王公渴望得到这一敕书,以凌驾于众王公之上;也不乏有人暗中活动,力图得到这一敕书。然而,也许伊凡大公德高望重,政绩辉煌;也许“钱袋”的钱没有白花,金帐大汗出人意料地宣布伊凡的长子谢苗·伊凡诺维奇继任弗拉基米尔大公,并把敕书颁赐予他。众王公见木已成舟,便默然认可了。
谢苗大公并非寻常之辈。为了把持弗拉基米尔大公宝座,他对罗斯诸王公飞扬跋扈,颐指气使,为此获得了“骄王”的绰号。诺夫哥罗德大公一度不服统治,图谋不轨,谢苗大公便派军征讨,迫使其接受他为全权代理人。对金帐大汗,他竭力逢迎讨好,卑躬屈膝。他在位期间,曾5次带着一车车丰厚的礼物长途跋涉来到金帐汗国,向金帐大汗朝贡。他得到的回报自然是“荣耀和赏赐”,以及统治全罗斯的弗拉基米尔大公的公位。
谢苗大公有心栽柳,却无力回天。1353年,正当他雄心勃勃,力图进一步扩大莫斯科大公国的势力时,一场可怕的瘟疫——“黑死病”席卷欧洲,罗斯诸公国也未能幸免于难,不少地方人烟灭绝。谢苗大公也在这场可怕的瘟疫中一命呜呼,同时死去的还有他的两个儿子和兄弟安德烈。
谢苗大公临终前把几个兄弟叫到病榻前,嘱咐他们要团结一致,不要听从企图挑拨他们兄弟关系的“恶人”的话,而要听从都主教阿列克谢和可靠的领主的话。谢苗大公死后,其弟伊凡·伊凡诺维奇继大公位。在位期间,伊凡·伊凡诺维奇性格懦弱,优柔寡断,毫无建树,多亏他遵从兄长的遗嘱,凡事请教都主教阿列克谢,才保住了弗拉基米尔大公位,没有让日益强大起来、时刻觊觎着大公宝座的特维尔、梁赞、下诺夫哥罗德三个公国夺去大公位。1359年,伊凡·伊凡诺维奇执政仅6年即死去,留下两个年幼的儿子,长子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仅10岁。弗拉基米尔大公的敕书被下诺夫哥罗德公国的王公夺去。
德米特里少年老成,心高志鸿,不同凡响,他决心夺回弗拉基米尔大公的敕书。都主教阿列克谢和莫斯科的领主更是积极支持德米特里维护莫斯科大公国的地位。当时,金帐汗国出现分裂,短短二十年间就有18位大汗。1362年,德米特里取得了受封为弗拉基米尔大公的敕书。然后,他们拥戴德米特里率军来到弗拉基米尔,赶走了盘踞在那里的下诺夫哥罗德王公德米特里·康斯坦丁诺维奇。翌年,金帐汗国在收受厚礼之后也给德米特里送来了弗拉基米尔大公的敕书。下诺夫哥罗德王公德米特里·康斯坦丁诺维奇颇不甘心,又设法从金帐汗国获得了弗拉基米尔大公的敕书,把德米特里赶出了弗拉基米尔,但他只在城里坚持了12天便被莫斯科军队击溃。德米特里重登弗拉基米尔大公的宝座,德米特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只得俯首称臣,并把女儿嫁给了德米特里。
德米特里渐渐长大成人,他的雄心与才干也与日俱增,他决心让罗斯诸公国都服从他的意志。他首先降服了加利奇、罗斯托夫、斯塔罗杜布等公国,然后向最强大的特维尔大公国发起挑战。
特维尔大公国王公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自知不是莫斯科大公国的对手,便急忙向女婿——立陶宛大公阿尔吉达斯求援。1368年,阿尔吉达斯和其弟率立陶宛大军偕同米哈伊尔的军队前来攻打莫斯科。德米特里见大军压境,力量悬殊,便躲进用石头改建的克里姆林宫,紧闭城门,拒不出战。立陶宛军队攻城不克,在城外烧杀掳掠三日后退去。1370年8月,德米特里对特维尔宣战,米哈伊尔逃往立陶宛,德米特里的军队攻破了特维尔大公国,完全破坏了米哈伊尔的世袭领地米库林公国。同年年底,米哈伊尔又带着立陶宛军队打到莫斯科。德米特里再次躲进克里姆林宫。同时,几个罗斯公国的王公率军前来增援。阿尔吉达斯见形势对他不利,便自行退兵。
这时,米哈伊尔又企图利用金帐汗国与德米特里抗争。1371年,他来到金帐汗国,设法从权臣马麦处取得了弗拉基米尔大公的敕书,马麦的使者陪同他到弗拉基米尔赴任,但弗拉基米尔人把他拒之门外,不让他进入弗拉基米尔大公国。德米特里闻讯后,立即把马麦的使者请去,赠以厚礼,然后又带着大量珍贵礼物来到金帐汗国,夺回了受封弗拉基米尔大公的敕书。当时,米哈伊尔因无力偿还金帐汗国的债务,把儿子伊凡·米哈伊洛维奇留在金帐汗国做人质。德米特里便替伊凡偿还了这笔债,把伊凡作为人质留在了他本人身边。
1375年,米哈伊尔终于被迫屈服,自称莫斯科大公之“弟”,允诺放弃与立陶宛结盟,同莫斯科大公国一起攻打罗斯的敌人。至此,莫斯科大公国最强大的竞争者屈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