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翻越乌拉尔山

四、东方:翻越乌拉尔山

乌拉尔山以东是辽阔广袤的西伯利亚。它西起乌拉尔山,东迄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抵哈萨克中北部山地,以及中国、蒙古国北部边界,总面积约为1276万平方千米,比欧洲的总面积还要大260平方千米。从地势看,它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从西到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从乌拉尔山到叶尼塞河为辽阔的西西伯利亚平原,这里地势平坦,沼泽广布,河流如织,鄂毕河和叶尼塞河两条大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叶尼塞河以东至勒拿河之间为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以东主要为峰峦起伏的东西伯利亚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同样河流纵横交错,森林、沼泽、草原广布。西伯利亚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50度以北,气候寒冷,地广人稀。划归俄国之前,这里居住着大约几十个民族,除少数民族已进入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外,大部分处于氏族社会阶段,有些民族还处在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过程中。

乌拉尔山脉的山势不高,海拔只有600多米,最低处仅350米左右,穿越起来较为容易。俄罗斯统一国家形成后,贪婪的沙皇政府把侵略魔爪伸向了西伯利亚。读者会问,为什么沙皇俄国对领土扩张有如此不可遏制的贪欲?首先,俄国生产方式落后。当时,欧洲许多国家正在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正在采取更先进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在不断地迅速提高,俄国却正在形成和巩固比封建主义还要落后的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农奴制,这就使俄国的生产力大大落后于欧洲先进国家,使它不能满足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腐朽生活的需要和对财富的贪欲,他们便通过不断扩张领土、掠夺别国财富的方法来满足其需要和贪欲。其次,由于生产力落后,俄国在经济上无法和欧洲先进国家抗衡,便通过扩疆增土、军事掠夺的方法来实现和维持其大国地位,和其他大国争夺利益和霸权,为俄国发展获取更有利的条件和利益。最后,俄罗斯统一国家是在连绵不断的战争中孕育形成的,从基辅罗斯到莫斯科大公国的六七百年历史进程中,俄罗斯几乎始终处于战火之中,这铸就了俄罗斯人勇武好斗的性格,使俄罗斯如同登上了一辆飞奔疾驶的战车,不到精疲力竭,难以停下来。这些因素,或许还有其他一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俄国统治者无休止地扩张。

西伯利亚如此之大,比俄国大好几倍,俄国是如何吞食西伯利亚的呢?

它是采取蚕食的办法,大约用了300年,逐步吞食了西伯利亚。

首先被俄国吞食的是西伯利亚汗国。

西伯利亚汗国,又称失必儿汗国,位于乌拉尔山东麓、鄂毕河中游,包括托博尔河和额尔齐斯河下游地区,原为金帐汗国属地。15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它形成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主要居民为鞑靼人,首府为伊斯凯尔城,又称喀什雷克城或西伯利城,坐落在额尔齐斯河右岸的托博尔河口处。

16世纪中叶,俄国在征服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期间,即东越乌拉尔,开始染指西伯利亚汗国,对其不断施加压力,以武力相胁,企图迫使其归顺俄国。当时,西伯利亚汗国正遭到布哈拉人的进攻,叶吉格尔汗在国内的统治地位并不稳固。为了借助俄国的力量以自保,叶吉格尔汗于1555年向伊凡雷帝屈服称臣,答应每年交出1000张貂皮作为贡赋。沙皇伊凡雷帝遂自封“全西伯利亚君主”,西伯利亚汗国沦为沙皇俄国的附属国。

1563年,西伯利亚汗国发生政变,库楚姆汗起兵推翻叶吉格尔汗,登上汗位。据传,库楚姆汗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孛儿只斤·昔班的后裔,他骁勇善战,有胆有识,不甘任人摆布,便中断了同俄国的藩属关系,下令斩杀俄国使节,停止向俄国纳贡。

对西伯利亚汗国这种桀骜不驯的“反叛”行为,俄国当然不会坐视不理,但沙皇政府当时正忙于立窝尼亚战争,无力派遣军队征讨,便决定让忠于沙皇的封建大领主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征讨。

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当时是俄国的首富和大“客商”,拥有一望无际的大地产,在其庄园里劳动的人数达1.5万人以上。这个家族除了生产粮食、捕鱼、采伐森林外,还经营制盐、造碱、采矿、冶铁、制造枪炮等,拥有盐场达27处。他还拥有自己的武装,豢养着一大群兵丁。

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的领地靠近西伯利亚汗国,他们同西伯利亚早有联系,经常派人深入西伯利亚收购毛皮,同时不断向东蚕食,扩大自家的领地。沙皇政府便顺水推舟,不断把西伯利亚汗国的土地赏赐给他们,鼓励他们殖民扩张。

1574年,伊凡雷帝召见了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的代表,并颁布诏书,将托博尔河流域的全部土地赐给该家族,指示他们进一步组织人马,相机占领西伯利亚汗国的托博尔河、额尔齐斯河和鄂毕河流域诸地,在那里修筑城堡和据点,可派自家的军队惩罚君主的叛逆者,应征集志愿人员、自家的人员、奥斯恰克人、沃古尔人、尤格拉人、萨莫耶德人和雇佣的哥萨克,供给他们火器,派他们同西伯利亚汗作战,俘获西伯利亚人,为君主征收贡赋。就这样,沙皇政府正式授权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向东扩张,征讨西伯利亚汗国。

遵照沙皇的旨意,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招兵买马,经过充分准备之后,于1581年秋派叶尔马克率领一支840人的队伍出征讨伐西伯利亚汗国。

叶尔马克原名瓦西里·季莫菲耶维奇,出生于卡马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成年后游荡于伏尔加河、顿河一带,成为一名哥萨克。叶尔马克是他的绰号,有人说这个绰号的含义是“饭锅”(一说“磨石”之意),久而久之,人们只呼其绰号而不叫其真名了。他行动敏捷,膂力过人,能说会道,后成为哥萨克首领,有时啸聚达千人,干些打家劫舍、抢劫商旅的勾当。为此,伊凡四世大发雷霆,下令悬赏捉拿,就地正法。斯特罗甘诺夫家族见此人可以利用,便派人携厚礼邀请他为己效力。1579年7月,叶尔马克带500余名哥萨克投奔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经过两年准备后率队出征。

1581年9月10日,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手捧圣像,欢送叶尔马克侵略军踏上征程。叶尔马克利用西伯利亚河流密布的特点,或溯河而上,或顺流而下,时而乘舟,时而登陆,从一条河转到另一条河,不断深入西伯利亚。他们沿途大肆抢劫,抢劫土著人的干鱼、兽肉和毛皮,当然也遭到土著人的激烈抵抗。1582年春,叶尔马克侵略军进入西伯利亚汗国王公叶恰潘的领地。叶恰潘组织民军奋力迎战,挽弓射箭,截击俄军。但这怎能敌得过俄军的火枪火炮?结果,俄军将该地洗劫一空,土著人的帐篷被焚毁殆尽。

之后,俄军继续向前推进,洗劫了西伯利亚汗国故都成吉-图拉城(今俄罗斯秋明市)。库楚姆汗大为震惊,急忙组织人马进行抵抗。在图拉河河口,6个王公率部狙击俄军,遭到失败。在托博尔河上,库楚姆汗在两岸埋伏重兵,在江上设置拦江锁堵截俄军,给俄军造成巨大损失,但还是让俄军冲了过去。

叶尔马克此时气焰嚣张,决心直取西伯利亚汗国首都伊斯凯尔,消灭西伯利亚汗国。库楚姆汗一面派重兵抵抗,一面加强城防。7月,库楚姆汗、王子马麦特库尔所率的部队在巴巴桑和俄军遭遇,双方激战数日,马麦特库尔负伤,鞑靼军战败,史载:“鞑靼人血流成河,横尸遍野。”9月,俄军侵入额尔齐斯河,逼近伊斯凯尔。库楚姆汗下令切断伊斯凯尔门户楚瓦什岬附近的道路,在楚瓦什岬设重兵把守,在江面上置拦江锁。双方在楚瓦什岬角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11月初,双方都付出巨大伤亡后,俄军攻占楚瓦什岬角,库楚姆汗无力再战,率残部撤离首府,俄军占领伊斯凯尔。

叶尔马克在占领伊斯凯尔后,以为已彻底击败西伯利亚汗国,得意万分,立即派人赴莫斯科,携带着掠夺来的2400张貂皮及其他贵重毛皮,向沙皇报捷。他在奏折中写道:“遵照仁慈的三位一体的上帝、圣洁的圣母和全俄伟大显灵者的旨意,托虔诚的全俄君主、沙皇、大公伊凡·瓦西里耶维奇的洪福,占领了西伯利亚汗国,打败库楚姆汗,使那里许多异族人归服于沙皇的崇高统治之下,其中有鞑靼人、奥斯恰克人、沃古尔人及其他异族人,并令他们按照自己的信仰宣誓:永世接受大君主的崇高统治,每年向君主纳贡,决不中断,决不加害俄罗斯人……”叶尔马克在奏折中汇报了征服西伯利亚汗国的经过,请求沙皇接管这个新地区,同时对他本人过去的“罪行”表示忏悔,发誓永远“效忠沙皇”。沙皇闻奏大喜,下令在莫斯科圣母升天大教堂做感恩祈祷,并颁布诏书,对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叶尔马克和全体远征军士大加犒赏,赏赐谢苗·斯特罗甘诺夫两座城池,特许其在马克西姆和尼基塔的领地自由贸易,蠲免租赋;当场赦免了叶尔马克和其余哥萨克的罪过,赏赐叶尔马克御衣一件、铠甲两副,并决定迅速派官员前去接管西伯利亚汗国土地,谕令叶尔马克在接管官员到达之前,代表沙皇管理当地一切事务。之后,沙皇派伯爵谢苗·德米特里耶维奇·鲍尔霍夫斯基等率500名近卫军前往西伯利亚城,增援叶尔马克,接管西伯利亚汗国。

但是西伯利亚汗国并没有灭亡,库楚姆汗领导军民继续抗击俄国侵略者。1584年8月,库楚姆汗采用调虎离山计,派人散布消息,佯称布哈拉商队前来西伯利亚同俄国人做生意,途中被库楚姆汗阻拦,正在瓦盖河附近,急需俄军搭救。叶尔马克获报后信以为真,急率300人前往,却未见商队踪影。8月14日(俄历8月5日)夜,叶尔马克一伙在瓦盖河畔宿营。是夜风雨交加。就在俄国侵略者酣然入睡之际,早已埋伏在附近的库楚姆汗的队伍突然杀了进来,俄军来不及抵抗便做了刀下鬼,300人中只有一人侥幸逃生。叶尔马克还算机灵,立即穿上沙皇赏赐的铠甲,直奔河岸,企图乘船逃跑,但惊慌失措之中失足落水。这时,曾令他无比荣耀的沙皇赏赐却要了他的命,笨重的铠甲使他无法泅渡,结果溺死在滔滔的江水中。一周之后,他的尸体才在下游被鞑靼人发现。这个侵略西伯利亚的急先锋,双手沾满西伯利亚各族人民鲜血的恶贯满盈的刽子手,最终落了个溺死水中的可耻下场,但沙皇政府对其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沙皇追封他为军役大贵族,追授西伯利亚公爵头衔。他所领导的军队被封为“沙皇军役人员”。沙皇军队以他为榜样,有些军团摆放和悬挂着他的雕像和画像,高唱颂扬他的歌曲,每逢他的死难日都要举行纪念仪式。有些村庄以他的名字命名,有些城市为他建造高大的纪念碑。托博尔斯克的叶尔马克纪念碑碑基用花岗石筑成,碑的正面镌刻着题词为“献给西伯利亚的征服者叶尔马克”,其余三面分别刻着“1839年建立”“1581年”“1584年”。

叶尔马克全军覆没,使俄国侵略军遭受巨大打击。此时,伊斯凯尔城中的俄军仅剩150人,俄军头目格鲁霍夫深感势单力孤,难以自保,便率侵略军残部弃城而逃,返回俄国。库楚姆汗闻讯迅速派王子阿莱占领伊斯凯尔,但不久西伯利亚汗国内部发生纷争,叶吉格尔汗的侄子塞伊季亚克王公赶走阿莱,占据了伊斯凯尔。

叶尔马克的覆灭和西伯利亚汗国的得而复失并没有挫灭沙皇征服西伯利亚的决心。从1585年开始,沙皇一批又一批地向西伯利亚派遣远征军。远征军所到之处不但强迫当地土著纳贡,而且设立据点,兴建城堡,稳扎稳打,逐步推进。1586年7月,俄国侵略军抵达西伯利亚汗国已被废弃的故都成吉-图拉城,在那里择地建造秋明城。秋明城建在图拉河南岸,三面濒水,交通便捷,进可攻,退可守,周围土壤肥沃,水草丰茂,是鞑靼人重要的农牧业产区。该城的建立意味着俄国人把这一重要地区置于股掌之中。1587年,俄军逼近伊斯凯尔,在距伊斯凯尔十几公里的托博尔河河口建托博尔斯克堡。该城很快成为俄国在西西伯利亚的军事行政中心。

就在俄国侵略军步步为营、全力蚕食西伯利亚汗国领土的时候,盘踞伊斯凯尔城的塞伊季亚克王公却忙于内讧,不思抗争,甚至俄军就在伊斯凯尔附近,在其眼皮底下建城筑寨、磨刀霍霍之时,他也置若罔闻,没有派兵干涉。1588年夏,塞伊季亚克王公率500人出城狩猎,来到托博尔斯克城郊。驻托博尔斯克俄军首领达尼尔·丘尔科夫见状,便派人邀请他进城饮宴,举行和谈。愚蠢的塞伊季亚克王公不知是计,满口答应,带100名随从大摇大摆地进城赴宴。酒过三巡,塞伊季亚克等人已喝得脸红耳热,只听丘尔科夫一声令下,俄军伏兵一拥而上,将来客全部拿下,塞伊季亚克及其随从束手就擒。在城外守候的汗国兵听说王公被捕,群龙无首,作鸟兽散,伊斯凯尔城里的鞑靼人也各自逃生。就这样,俄国侵略军不费一枪一弹,重新占领了西伯利亚汗国的都城。之后,塞伊季亚克等人被押解到莫斯科。狡猾的沙皇为笼络人心,对其赐以高位,赏以土地,他们从此成为沙皇忠实的臣民。

与塞伊季亚克成鲜明对照的是,年迈体弱的库楚姆汗仍在不屈不挠地抗击着俄国侵略者。为彻底打败库楚姆汗,俄军不断征讨。1591年8月,托博尔斯克俄国督军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柯里佐夫-莫萨里斯基大公率军征讨库楚姆汗,在奇里库尔湖畔击溃汗军,俘获库楚姆汗的两个妻妾、一个王子和大量军士。之后,俄国利用俘获的库楚姆汗王妃和王子,迫使其投降,后又打出和谈的旗号,迫使其屈服。但库楚姆汗均不上钩,继续组织汗国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并准备进攻俄国人新建的塔拉城。在这种情况下,俄国侵略者对库楚姆汗进行了连续不断的征讨围剿,库楚姆汗遭受重创。1598年夏,新任塔拉督军伊凡·莫萨里斯基大公率领1000余人再次围剿库楚姆汗,库楚姆汗进行了顽强抵抗,但鞑靼人的弓箭长矛怎能敌得过俄国人的火炮火枪?结果,俄军攻占了其营盘,杀死了大量鞑靼人,俘获了库楚姆汗的6个妻妾、三个王子、两个公主和许多贵族,抢掠了其全部财产和所有牲畜。库楚姆汗只率领少数随从败逃到南部大草原,不久死去。至此,西伯利亚汗国彻底灭亡。沙皇俄国经过30多年努力,终于吞并了西伯利亚汗国。

沙皇俄国吞并西伯利亚汗国,意味着鄂毕河中游完全落入俄国手中,接下来便该吞并整个鄂毕河流域了。事实上,在征服西伯利亚汗国的过程中,俄国殖民者业已顺流而下或溯河而上,开始向鄂毕河上下游扩张,在那里建立城堡,强迫当地土著人纳贡。到17世纪初,俄国殖民者占领了整个鄂毕河流域,在那里建立了别列佐夫、鄂毕多尔斯克、曼加西亚、纳雷姆、托木斯克、库兹涅茨克等城堡,使之成为进一步向西伯利亚扩张的据点。

之后,俄国侵略者继续向东,开始向叶尼塞河流域扩张。直到16世纪中叶,沙俄对叶尼塞河流域仍一无所知。后来,在向鄂毕河流域扩张的过程中,俄国殖民者逐渐得知鄂毕河流域以东又有一条大河——叶尼塞河,该河流域原始森林密布,紫貂成群,鱼类资源丰富。为了把这片广袤的大地纳入俄国版图,为了掠夺这里的珍贵毛皮,为了迫使“尚未开化”的土著人向沙皇纳贡称臣,他们便马不停蹄地向叶尼塞河流域进军。

沙俄殖民者侵占叶尼塞河流域分南北两路进行。北路从鄂毕河口经海湾上溯塔兹河,然后转入叶尼塞河支流图鲁汉河,再从图鲁汉河顺流而下进入叶尼塞河下游,占领两岸地区;南路由由忒河进入叶尼塞河,向叶尼塞河中上游两岸扩展。从17世纪初开始,俄国殖民者用了20多年的时间,吞并了叶尼塞河流域。他们在征服叶尼塞河流域过程中同样建立了许多重要城堡据点,如图鲁汉斯克、叶尼塞斯克等。这些城堡既是控制被占领区的重要据点,又是进一步向东扩张的重要基地。俄国殖民者在征服叶尼塞河流域的过程中同样遇到了当地土著人的激烈抵抗,但土著人力量分散,武器原始落后,加之俄国殖民者的欺骗引诱、分化瓦解,抵抗皆以失败告终。土著人不得不向沙俄政府缴税纳贡。成年男子一般每人每年要缴纳11张貂皮作为实物税,年少者也要缴纳一张,还要向沙皇和军役人员呈送10张貂皮作为贡礼。据不完全统计,1620年至1623年,仅叶尼塞斯克一地每年即收缴1700张至2000张貂皮,1647年增至4500张,俄国政府对西伯利亚的掠夺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沙俄政府对被占领地区不仅掠夺,也注重开发。叶尼塞河流域南部地区适宜农耕,俄国政府便向那里迁徙人口,创建垦殖点。到17世纪末,这里已成为西伯利亚地区仅次于托博尔斯克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心了。

沙俄殖民者在征服叶尼塞河流域的过程中,从当地居民口中得知东方还有一条大河(勒拿河),可乘大船在该河行驶,河两岸居住着许多人,他们用貂皮购买铁器,没有任何火器,房舍与俄国相同,饲养马匹,不事耕种,亦不晓得耕耘稼穑,衣着服饰也同俄国人没有什么区别。这些信息自然引起了沙俄殖民者的极大兴趣。沙俄政府指示托博尔斯克督军组织探险队到勒拿河流域勘察,搞清情况,相机占领。从17世纪20年代起,俄国殖民者又开始向勒拿河流域进军。他们同样分南北两路进军。北路从图鲁汉斯克沿叶尼塞河支流下通古斯河上溯进入勒拿河支流地区;南路从叶尼塞斯克经库塔河进入勒拿河流域。1632年,俄国殖民者在勒拿河中游建雅库茨克城堡,沙皇政府在此设督军府,直接隶属于莫斯科。沙皇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在给首任督军戈洛文的指令中说:“勒拿大河条件优越,土地辽阔,到处有游牧与定居的人们,盛产貂及各种野兽。”他要求戈洛文“寻找尚未缴纳实物税人们的新土地”,并使他们“臣服于沙皇的崇高统治”。沙皇政府接二连三的指令极大地鼓舞了俄国殖民者。他们为了给沙皇占领新的“未缴纳贡赋的土地”,使这些土地上的土著人“臣服于沙皇的崇高统治”,从而获得沙皇政府的奖赏,也为了在掠夺土著人的过程中获得巨大利益,不畏旅途艰险,不畏风刀雪剑,不畏土著人的反抗杀戮,不断探测新的土地,征服掠夺土著人,到17世纪30年代末已基本占领了勒拿河流域。新占领的土地给沙皇政府带来不计其数的巨额财富,不仅使俄国的版图进一步扩大,使俄国的实力进一步增强,还使俄国地上地下蕴藏的巨大资源宝藏进一步丰富,仅当时俄国皇室贵族、官宦商贾朝思暮想、孜孜以求的名贵貂皮即成倍增加。1636年,俄国在勒拿河雅库特地区收缴的实物税和官税为8886张毛皮,1637年即比前一年增加了5倍至6倍。1639年,雅库茨克地区送交莫斯科的貂皮为23 969张,1643年从该地区运出的貂皮则达146 720张。增长幅度何其惊人!从现代人的角度看,这些数字后面隐藏的是珍贵野生动物的惊人减少或灭绝,是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态平衡的破坏,但沙俄的殖民者、沙俄的统治阶级追求的只是一己私欲,哪会顾及这些?!

沙俄殖民者在占领勒拿河流域后继续向前推进。在南部,他们粉碎了布里亚特人的一次又一次反抗,从勒拿河上游一直推进到贝加尔湖地区,在那里建立了伊尔库茨克、下乌丁斯克、上乌丁斯克(今乌兰乌德城)等重要城堡,到17世纪70年代吞并了整个贝加尔湖地区。在东部,1639年,他们推进到鄂霍次克海沿岸,抵达太平洋西岸,在这里建立了鄂霍次克等重要城堡。在东北方向,由于遭到土著楚科奇人的顽强抵抗,他们费时100多年,直到18世纪下半叶才把楚科奇岛吞并,把俄国的版图拓展到东北亚之角。在此期间,俄国殖民者于17世纪末获知堪察加半岛的一些情况,便把魔爪也伸到那里,挫败了土著人的顽强抵抗,于18世纪30年代占领了整个半岛。之后,他们又以堪察加半岛为基地向海外扩张,于1743年占领了科曼多尔群岛,于1761年进入北美洲阿拉斯加地区,随后把这块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千米的北美洲土地据为己有。

在东南方,他们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黑龙江流域,但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东方巨龙”的严峻挑战。

直到17世纪初,沙俄对中国仍不熟悉,对黑龙江流域更是一无所知。当时,俄国人错误地认为,从贝加尔湖到大海有一座高大石山阻挡着去路,尚不知道有条大河,更不知晓黑龙江的名称。后来,沙俄殖民者在东扩过程中逐渐获得关于黑龙江的一些信息,汇报给雅库茨克督军戈洛文,戈洛文又派几批侦探对黑龙江流域的情况做了进一步了解,便派殖民者踏上了侵犯中国黑龙江流域之路。

1643年7月,戈洛文派瓦西里·波雅尔科夫率132人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命令他“为大君主征收实物税,寻找新的未缴纳贡税的人及银、铜、铅矿和粮食”,而波雅尔科夫的队伍中就有两名收税官。这一伙强盗从雅库茨克出发,经勒拿河至阿尔丹河口,溯阿尔丹河而上至乌丘尔河口,经乌丘尔河进入戈纳姆河,又向南走了约100千米的连水干路。之后,他们翻越外兴安岭,闯入中国境内,建立寨堡,捕抓当地居民达斡尔人为人质,向他们勒索毛皮和粮食。达斡尔人热情好客,起初对他们以礼相待,向他们让出住房,向他们提供粮食、牲畜,但沙俄殖民者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要占领整个村寨,迫使达斡尔人归顺俄国“大君主”。达斡尔人怒不可遏,他们奋起反抗,打得沙俄强盗狼狈逃窜。

当时正值严冬,沙俄入侵者的粮食所剩无几,附近的达斡尔人为防止这伙强盗的袭击,坚壁清野,远走他乡。没有粮食,俄国人便吃人肉,吃被打死的达斡尔人和饿死的军役人员,一个冬天吃了50多个。俄国史料中的这些记载充分暴露了沙俄殖民者的野蛮残忍。

1644年春天,波雅尔科夫一伙与另一伙殖民强盗会合,顺精奇里江(结雅河)下航。沿途他们目睹了这一带的美丽富饶,只见村舍栉比,阡陌纵横,牛羊遍野,树木葱茏,这更引起了他们的无限妒意。沿途他们企图上岸抢劫,但当地人不让他们上岸,称他们为“吃人恶魔”。沙俄殖民者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不得已,他们决定返回,但不敢走原路,只得冒险走海路,于1646年6月返回雅库茨克,历时三载。沙俄殖民者第一次入侵中国以失败告终。

此后,雅库茨克督军又多次派殖民强盗入侵中国。沙俄殖民者在黑龙江流域往来穿梭,攻城略地,抢劫杀戮。沙俄殖民者的野蛮入侵遭到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1658年,清军将领沙尔虎达率部1400余人在松花江口大败俄军,俄军500余人中有270人被歼,头目斯捷潘诺夫也被击毙。其后,清军又拆毁了俄军在雅克萨修建的城寨,攻占了俄军盘踞的呼玛尔斯克,歼灭了俄军残部。到1660年,黑龙江流域的俄军已悉数被歼。

清军在肃清入侵俄军后并未留兵驻守,而是班师回朝。不久,沙俄殖民者又卷土重来,重占雅克萨,修建阿尔巴津城堡,并以此为依托,到处建村设点,移民垦殖。同时,沙皇政府公然在中国领土建立督军府,设立阿尔巴津县,任命杀人越货的殖民强盗切尔尼科夫斯基为阿尔巴津总督。

对此,清政府当然不会坐视不理,康熙皇帝明确指出:“罗刹(沙俄——编者注)犯我黑龙江一带,侵扰虞人,戕害居民。昔发兵进讨,未获翦除,历年已久。近闻蔓延益甚,过牛满、恒滚诸处,至赫哲、飞牙喀虞人住所,杀掠不已。”1685年2月,康熙下令进攻雅克萨,都统朋春,副都统郎坦、班达尔沙,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等自瑷珲出发,分水路和陆路向雅克萨开进。5月,清军抵雅克萨,当即向俄军发出用满、蒙、俄三种文字书写的通牒,严正指出:“尔等欲相安无事,可速回雅库,于彼为界,捕貂收赋,毋复入内地构乱,归我逋逃,我亦归尔逃来之罗刹。果尔,则界上得以贸易,彼此晏居,兵戈不兴。倘执迷不悟,仍然拒命,大兵必攻破雅克萨城,歼除尔众矣。”通牒言之凿凿,至情至理。然而,俄军骄狂,不以为意,准备负隅顽抗。清军遂于25日发动进攻,仅一日,俄守军便支撑不住,在付出100多人的性命后献城投降。清军将雅克萨城池焚毁,撤回瑷珲。此为第一次雅克萨战役。

但沙俄入侵者不甘心失败,他们探得中国军队已经撤离,便于同年9月重返雅克萨,再次建城据守。消息传来,清廷震怒。1686年7月,康熙再派2000名清兵至雅克萨清剿俄军。他们将雅克萨团团围住,在城外“掘长堑、立土垒”,断绝城中水源,不时用火炮轰击。俄军多次组织突围,均被击退。这样围城数月,城中断水断粮,俄军伤亡惨重。到1687年5月,俄军由原来的736人减至66人。俄军头目、沙皇政府委任的阿尔巴津首任督军阿列克谢·托尔布津中弹身亡。收复雅克萨指日可待。

就在这时,清政府派遣官员来到雅克萨,宣布停止攻城。之后,清军又主动后撤10千米,完全解除了封锁。原来,此时中俄两国政府正在协商举行和谈,分立疆界。自沙俄殖民者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以来,清政府多次致书沙皇政府,希望通过谈判平息纠纷,划定疆界。沙皇政府原以为该地区唾手可得,但经过较量,发现难以获胜,同时莫斯科和黑龙江相距万里,俄国又忙于和周边几个强敌争斗,无力派出更多的军队和中国较量,不得不同意谈判。1689年8月22日至9月7日,双方使团在尼布楚举行谈判。两国对这次谈判都非常重视,都组建了庞大的使团。沙俄使团由御前大臣、布良斯克总督戈洛文、涅尔琴斯克督军总督乌拉索夫和叶尼塞斯克秘书官柯尔尼斯基任全权大使,携带随从2000余人。中国使团由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内大臣都统一等公佟国纲、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护军统领马喇、都统郎坦、都统班达尔沙、理藩院侍郎温达组成,所带扈从、随员近3000人。谈判期间,双方使团根据各自君主的指令唇枪舌剑,激烈争论。沙俄使团蛮横无理,极力狡辩,企图把中国黑龙江以北地区据为己有。中国代表团义正词严,据理力争,要求沙俄把尼布楚、雅克萨等中国领土归还中国。最后,邪不压正,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明确规定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皆为中国领土。沙俄吞并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企图遭到失败。

总之,从1581年叶尔马克一伙越过乌拉尔山,踏上东侵之路,到18世纪末俄国殖民者占领楚科奇半岛,俄国用200多年的时间吞并了整个西伯利亚。这是俄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领土吞并,对俄国的历史发展、现实发展、未来发展的意义高不可估。在此期间,俄国扩张的魔爪也伸到了北美洲,伸到了东亚,中国军民奋力抵抗,斩断了沙俄伸到中国的魔爪。否则,沙皇俄国在中国的侵略扩张不知到何时才能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