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盗理论:侵蚀大清帝国
九、强盗理论:侵蚀大清帝国
17世纪,沙皇俄国在东越乌拉尔、征服西伯利亚的过程中,凭借相对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方兴未艾、无可遏止的扩张欲,征服了一个个土著部落,占领了大片大片森林草原、肥田沃土,并长驱直入,一直打到太平洋之滨,几乎如入无人之境。然而,就在它转向东南,入侵黑龙江流域时,遭到史称“东方巨龙”的文明古国的铁拳痛击。当时,大清朝开国不久,正当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之际,政治清明、颇有作为的康熙皇帝岂容俄寇犯我疆土,派军进行了坚决抵抗,迫使俄国同清政府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两国疆界,暂时遏止了沙皇俄国向中国侵略扩张。
到19世纪中叶,大清王朝经过长达200多年的统治后,像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一样走向腐朽没落了。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创造的庞大生产力已无法为狭小的国内市场所容,西方列强加紧了疯狂的海外殖民扩张。号称“日不落帝国”的世界头号殖民帝国——大英帝国率先叩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清军的长矛马刀敌不过英军的洋枪重炮,又不愿动员广大人民御敌于国门之外,宁肯接二连三地和外敌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的华夏古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对中国早就抱有侵略扩张野心的沙皇俄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为了满足国内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对市场的需求,为了转移国内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也乘机插手进来,加入了西方列强宰割中国的行列,并扮演了最凶残、最狡猾的角色。它通过战争威胁、外交讹诈等手段,短短几十年内就夺取了中国东北地区和东北地区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还获取了许多损害中国利益的特权。我们看看沙皇俄国是如何侵蚀中国东北地区的领土的。
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以外兴安岭至海、额尔古纳河和格尔必齐河为界。也就是说,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均属中国领土。该条约是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中国政府做出让步后缔结的,是一个平等条约。然而,一纸条约并不能消除沙俄对中国黑龙江流域的野心。此后,沙俄历届政府仍念念不忘侵吞这一地区,只是当时清朝政府比较强盛,沙俄政府才未敢轻举妄动。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沙皇政府看到清朝政府软弱可欺,自知有机可乘,便重新迈出了蚕食中国黑龙江流域的步伐。
1847年9月,沙皇尼古拉一世任命宠臣尼古拉·穆拉维约夫为东西伯利亚代总督,统率当地驻军,负责夺取黑龙江流域事宜。穆拉维约夫出身于贵族世家,其父曾任诺夫哥罗德省长、御前大臣、枢密官等职,实为朝廷重臣。将门出虎子。穆拉维约夫从小即在皇家贵族军事学校学习,14岁就当了王妃叶莲娜·巴甫洛夫娜的宫廷少年侍从,深得王妃宠爱。成年后,他参加过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战争,镇压过波兰起义,参加过对高加索山民的屠杀,鞍前马后,为沙皇立下汗马功劳,深得沙皇赏识,32岁即晋升为少将。穆拉维约夫对沙皇忠心耿耿,沙皇对他也极为信任,深信他会不辱使命。
穆拉维约夫赴任后,立即着手入侵中国。他派地形测绘员潜入黑龙江流域进行勘察,建议沙皇政府把东西伯利亚驻军由原来的4个营(约2000人)增至5万人。同时,他制订了具体的入侵计划:首先占领黑龙江口和萨哈林岛(库页岛)南部,然后占领整个黑龙江北岸,把尼布楚区的居民迁到那里,建立哥萨克村镇以巩固占领区。
1850年春,沙皇政府根据穆拉维约夫的建议,命令海军上校涅维尔斯科依率军占领黑龙江口。同年7月,涅维尔斯科依率军在黑龙江口附近的鄂霍次克海西南岸登陆,扎下一个冬营,之后占领了黑龙江河口的要塞庙街,在那里升起了俄国军旗,并把庙街以沙皇的名字命名为尼古拉耶夫斯克。同年秋,涅维尔斯科依返回圣彼得堡向沙皇汇报,沙皇尼古拉一世甚是欢喜,与他热烈拥抱,赐以勋章,并手指地图上的庙街高声叫道:“俄国国旗不论在哪里,一经升起,就不应再降落。”1853年10月,涅维尔斯科依又率军在库页岛的阿尼瓦湾强行登陆,升起俄国军旗,悍然宣布:“库页岛作为阿穆尔河(黑龙江)下游地区的延展地已归俄国所有。”中国库页岛被俄军占领。
1854年至1857年,每到通航季节,穆拉维约夫都会派军或亲自率军,从黑龙江上游顺流而下,抢占黑龙江北岸地区。清朝边防军不力,未能阻止。到1857年,穆拉维约夫已在黑龙江北岸建立许多军事据点和移民点,部署了两万多名军队,设立了由两个军分区组成的防线,遣送来6000多移民。黑龙江北岸事实上已被俄国占领。
俄国在军事占领中国库页岛和黑龙江北岸地区后,又提出和清政府进行边界谈判,企图把所占中国领土合法化。其时,清政府内外交困,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外有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正被英法强盗打得焦头烂额,广州、大沽、天津等地相继沦陷,根本无力抵抗俄国,遂同意进行外交谈判。1858年年初,沙皇政府的“阿穆尔委员会”授权穆拉维约夫与清政府进行边界谈判。5月8日,穆拉维约夫率军数百人耀武扬威地来到谈判地——黑龙江中游的瑷珲城。清政府则指派黑龙江将军奕山为代表。5月23日,谈判开始,穆拉维约夫以防备英国为由,坚持要沿黑龙江、乌苏里江划界,并恬不知耻地说这是“为了双方的利益”。同时,他拿出俄方单独拟定的条约草案,要求中方代表签字。当时,清帝咸丰曾明确谕令中方代表奕山坚守立场,中俄东段边界已划定100多年,必须“据理与之辩论,务当恪守旧约”,要沙俄从所占地区撤离,因此奕山起初拒绝了俄方的草案。但狡猾凶残的穆拉维约夫不断进行军事威胁讹诈,狂叫俄国的要求不容更改。这奕山和当时清廷的许多官僚一样,都是苟且偷安、贪生怕死的软骨头,很快被沙俄的军事威胁吓破了胆,遂于28日在俄方提出的条约草案上乖乖签了字。此即著名的中俄《瑷珲条约》。该条约规定,黑龙江右岸顺江流至乌苏里江属于中国,黑龙江左岸划归俄国;乌苏里江至海洋由两国共管;俄商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一带自由贸易。
就这样,沙俄终于如愿以偿,夺占了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沙俄不仅夺得了这一大片梦寐以求的黑油油的肥田沃土,还获得了一个东方出海口。这个出海口对俄国东部的发展至关重要。正如前东西伯利亚总督卢彼尔特于1846年上呈沙皇尼古拉一世的报告中所说的那样:“俄国东部地区需要黑龙江,就像俄国西部地区需要波罗的海沿岸一样。”从此,俄国军舰可以在黑龙江自由游弋,直驱太平洋,称霸远东;俄国商船可以顺黑龙江而下,在远东开辟新的市场。
这是穆拉维约夫为沙俄建立的丰功伟绩,他扬扬得意,立即派人向沙皇报喜,还在瑷珲对岸的海兰泡召开庆功会,把海兰泡更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意为“报喜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闻讯,喜不自胜,下诏对穆拉维约夫大加褒奖,称赞他“十一年如一日,为振兴东西伯利亚终日操劳”,特封他为俄罗斯帝国伯爵,赐号阿穆尔斯基,擢升步兵上将。
1858年6月13日,《瑷珲条约》签订仅半个月,沙皇俄国的另一位侵华急先锋、海军上将普提雅廷,作为俄国太平洋分舰队司令兼驻华使臣,利用英法联军攻入天津之机,玩弄外交手腕,在清廷要求其出面调停时,逼迫清廷签订了中俄《天津条约》,规定俄国在中国的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琼州等7个口岸享有通商特权;俄国可以在各通商口岸设领事,停泊军舰,享有领事裁判权;在原有陆路通商处所,俄商人数及货物不再受限制;今后凡中国让予外国的通商等一切权利,俄国均可享受;俄国人可由通商处所进入内地传教。就这样,俄国不费一兵一卒,又在中国攫取了许多特权,这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把中国进一步推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但沙皇俄国并未就此止步。《瑷珲条约》墨迹未干,穆拉维约夫就置条约中关于乌苏里江以东领土由两国共管的规定于不顾,开始侵蚀这一地区。1858年6月12日,他率军侵占了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交汇处的伯力,将其改名为哈巴罗夫斯克,以纪念侵华急先锋哈巴罗夫。之后,沙俄便以此为基地,不断向东、向南侵蚀中国领土。到1860年6月,俄军侵占了海参崴,将其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控制东方”。至此,乌苏里江领土全部被沙俄侵占。同年11月14日,沙俄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根据该条约,清政府承认《瑷珲条约》中把黑龙江以北划归俄国的规定,《瑷珲条约》中定为中俄两国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割让给俄国。就这样,沙皇俄国又夺走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1847年至1860年,沙皇俄国共夺走了中国东北地区10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成为欧洲列强中获益最大的国家。
沙皇俄国在侵占中国东北领土的同时,也夺走了中国西北地区的大片领土。
从巴尔喀什湖一带到帕米尔高原的广大地区自汉朝以来便是中国的领土,之后历代王朝都对这里进行着有效管辖。1717年,沙皇彼得一世远征希瓦汗国,风闻中国叶尔羌地区(今莎车县)富有金矿,便三次派军来犯,沿额尔齐斯河上溯至斋桑泊一带,侵占了中国准噶尔北部大片领土。此为沙俄侵蚀中国西北边疆之始。
19世纪二三十年代,沙皇俄国在征服中亚的过程中又乘机侵占中国领土。1831年,沙俄侵略军公然在巴尔喀什湖和斋桑泊之间的中国领土上强行修筑了谢尔基奥堡(今阿亚古斯附近),并向这一带强行移民,图谋永久占领。1847年,俄军在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库克乌苏河北岸非法修筑了科帕尔堡(今塔尔迪库尔干),然后以此为基地,向东向南扩张侵蚀。1853年,俄军越过伊犁河,侵占了中国的古尔班阿里玛图,修筑了维尔内堡。之后,沙俄在这三个堡垒之间设置了20多个驿站。这样一来,沙俄就在巴尔喀什湖以东的中国境内筑成了一条由北而南长达700多千米的武装堡垒,称作新西伯利亚堡垒线,沙俄向这里派驻大批军队,划定殖民村,修筑军用公路,强行移民,事实上侵占了这一地区。
1860年,沙俄逼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就中俄西段边界也做了规定,规定中俄西段边界应顺山岭走向、大河流向及中国现有卡伦沿线而行,即:从1728年所立的沙宾达巴哈界牌末处起,往西直至斋桑泊,再由此往西南顺特穆尔图淖尔(伊塞克湖)南至浩罕边界。根据这一规定,沙俄不仅把它所侵占的巴尔喀什湖以东、沙俄所修新西伯利亚堡垒线以西的中国领土窃为己有,而且把中国的内湖斋桑泊和伊塞克湖作为划界必经之点,即:这两湖一线以西也被沙俄窃取。同时,中俄《北京条约》俄文本中关于中俄西段边界的划分,分界的标志之一是中国边界上的“现有卡伦”,但沙俄在将其译成汉文时却改为“中国常驻卡伦”。当时,清政府常驻卡伦,一般都设在距国境线几十千米,乃至上千千米的城镇附近,除了常驻卡伦,还有“移设卡伦”和“添撤卡伦”,这些一般都距边界较近。沙俄这一篡改显然是要把边界线尽量向中国境内推移,以攫取更多中国领土。
果然,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在双方商定的边界谈判时间到来之前,沙俄就出动大批侵略军,向中国常驻卡伦逼近,大量占领中国领土。沙俄外交部在发给即将参加中俄西段边界谈判的代表巴布科夫、扎哈罗夫等人的训令中,要求他们充分利用中俄《北京条约》中的有利条文,攫取比条约所规定的更多的领土,包括攫取斋桑泊、伊塞克湖及附近地区。根据沙皇政府的指示,1862年春,俄军越过斋桑泊,侵占了该湖以东地区,向南则侵占了伊塞克湖地区。
1862年8月,中俄双方在塔城开始西段边界谈判。谈判期间,俄方蛮横地坚持全部西段边界均须按常驻卡伦划分,中方严词拒绝,俄方便以中断谈判相威胁,并派侵略军继续向中国境内推进,袭击卡伦,抢劫民众,无恶不作。谈判断断续续地拖了两年,清政府最终屈服,于1864年10月在沙俄拟订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上签了字。根据这一条约,沙俄攫取了中国西北地区44万多平方千米的领土。
但沙俄对中国西北地区的侵蚀并未就此结束。沙俄七河省长科尔帕科夫斯基疯狂叫嚷:“占领塔城、伊犁和喀什噶尔,并在该处安置俄国移民。”1871年,沙俄出动大批侵略军,占领了中国新疆伊犁及附近地区。他们霸占伊犁达10年之久,在当地疯狂屠杀敢于反抗的中国人,横征暴敛,残酷奴役和剥削当地人民。直到1881年2月24日,中俄签订《伊犁条约》,沙俄才将伊犁交还中国,但同时又强行割占了霍尔果斯河以西和斋桑泊以东的大片中国领土,勒索“赔款”900万卢布。1882年至1884年,沙俄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科塔界约记》等5个勘界议定书,吞并了7万多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1895年,沙俄又同英国合伙瓜分了中国的帕米尔,英国获得了帕米尔南部,俄国抢夺了帕米尔北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沙皇俄国已经腐朽没落,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但对于当时更加腐朽的中国清政府来说,它仍然是手举屠刀的强盗、张牙舞爪的虎狼。它野心勃勃,抛出了各种各样的侵华计划:“巴德马耶夫计划”,以兰州为中心组织武装暴乱,把中国广大边疆地区并入俄国;“别佐布拉佐夫计划”和“黄俄罗斯计划”,企图吞并中国东北和朝鲜。1898年,它强迫清政府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抢占了中国的旅顺、大连。1899年,沙俄同英国达成瓜分中国的协议,把长城以北划为俄国的势力范围,长江流域划为英国的势力范围。1900年,沙俄伙同其他7个帝国主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出动十几万军队侵占了中国东三省,把东三省改称“黄俄罗斯”。同时,俄军在黑龙江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血腥屠杀中国居民,把数千人赶到黑龙江边,刀砍斧劈,排枪扫射,鲜血染红江水,尸体到处漂浮,村庄十室九空……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个帝国主义为争夺中国东北发生战争。结果,两国瓜分了中国东北,沙俄占领东北北部,日本占领东北南部。1911年,沙俄策动和支持中国外蒙古宣布独立,由沙俄控制,同时又乘机侵占了蒙古西北部中国唐努乌梁海地区17万多平方千米的土地。
沙皇俄国对中国领土的侵蚀占领,是几百年来沙皇俄国对外领土扩张的一个缩影。沙皇俄国对领土的贪欲无穷无尽,只要有机会从不放过。沙皇俄国是帝国主义列强宰割中国获利最多的国家,沙皇俄国是近代中国最凶恶的敌人。
以上我们只记述了沙皇俄国领土扩张的几个主要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正是俄国统治者的无限贪欲——对领地的贪欲,对域外物产的贪欲,对市场的贪欲,对霸权的贪欲,等等,促使俄国不断对外进行领土扩张,或战争夺取,或逐步蚕食,或威逼诱骗,或合伙瓜分。正是沙皇俄国进行的一次次领土扩张,使其领土如滚雪球般不断膨胀,由原来小小的莫斯科大公国跃升为自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帝国以来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总面积达2000多万平方千米。如此成就,不可谓不辉煌,不可谓不令人折服。然而,大有大的难处,用武力黏合的东西终究是不牢靠的,终有一天它将“呼啦啦似大厦倾”,遭受四分五裂、分崩离析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