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髓论:中医髓病学探赜》简介
《泛髓论:中医髓病学探赜》这本书是由.刘伟主编创作的,《泛髓论:中医髓病学探赜》共有77章节
1
编者
主 编:刘 伟 副主编:朱文浩 英振昊 李 鑫 张国丽 编 委:张 杰 刘婷婷 刘小菊 朱巍明 王 静 刘 頔 郭大千 韩晓慧...
2
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纵观中医药史,不难知晓,参之天地,验...
3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以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骨质疏松等为代表的老年性疾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如何科学有效地防治这...
4
目录
目 录 编者 序 前言 导论 一、中医三层论 二、中西医结合路径之浅见 三、《内经》对泛髓理论构建的启发作用 第一章 泛髓概念 第一节 泛髓说 一、泛髓的基本概...
5
导论
...
6
一、中医三层论
自古以来,中医学理论之博大精深甚为世人所津津乐道。中医发展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同时随着社会历史发展、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外天然药物的...
7
二、中西医结合路径之浅见
中西医结合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绝大多数观点认为,由于两个学术体系之间存在研究范式的差异,决定着两者之间不可通约。但中西医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一致性,决定着...
8
三、《内经》对泛髓理论构建的启发作用
当前,老年性痴呆、中风等诸多脑病患病率逐年攀升,经临床实践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相关疾病与脑病表现出高度相关性,中医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9
第一章 泛髓概念
...
10
第一节 泛髓说
...
11
一、泛髓的基本概念
泛髓概念源于中医“髓”的认知,指髓府所蕴精微物质,聚于髓府不同的位置,可发挥司神、充骨、生血、养齿、泽发等不同的功能。泛髓概念的提出,旨在强调诸髓功能的完整和临...
12
二、泛髓的概念解析
髓是奇恒之腑之一。而奇恒之府最早由《素问·五脏别论》提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写,名曰奇恒之府。” 第...
13
第二节 泛髓的分类
由于中医认知维度和西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医的藏象概念多以象代指其概念内涵,我们很难将中医的某个概念与西医的某个概念直接画等号,也不能直接将其理解为某个可视可测...
14
一、髓的解剖
《说文解字》曰:“髓为骨中脂也。”强调古人对髓的认识,一是指出髓的分布是位于骨中,二是指出髓的形态类似脂肪。《素问·脉要精微论》曰:“骨者,髓之府。”亦强调髓居...
15
二、髓的功能
(一)司神 诸髓皆属于脑。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认为,髓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充养脑髓。但脑髓的功能却为历代...
16
第三节 泛髓关系
...
17
一、诸髓关系
前已述及,泛髓是对中医学“髓”概念丰富外延的概括,主要包括了脑、脊髓、骨髓和精髓,因其涵盖广泛,故称“泛髓”。中医认为,虽然诸髓功能不同,但其共属于中医“髓”的...
18
二、髓与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曾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是中医把握天地运行规律和人体生命变化现象的一把钥匙。作为...
19
三、髓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精微物质。如《灵枢·本脏》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同时,髓也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精微物质之一,它与精、气、血...
20
四、髓与经络
作为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的经筋、皮部所共同构筑的经络系统对于人体内气血运行、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的联络沟通以及生命信息传导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
21
第二章 泛髓证治
泛髓病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外邪直中,或者外伤损伤,或者内伤诸病,以致邪实结聚于髓府;二是邪气阻滞或脏腑气血津液亏虚,导致髓失其养,而致髓亏。前一类可以参照传统...
22
第一节 髓亏的病因
髓亏主要因年老体衰,禀赋不足,内伤积损,情志失常,饮食不节,起居不时,外邪侵袭等,引起脏腑虚损,正气亏虚,精血耗损,不能充养脑髓、脊髓、骨髓,或邪气久稽,阻碍气...
23
第二节 髓亏证的临床表现
髓包括脑髓、脊髓、骨髓,髓亏的症状广泛,涵盖了多个系统。髓亏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4
一、全身症状
(一)神疲乏力 脑髓、脊髓、骨髓主持人体的精神、运动,若髓亏可致精神疲倦、周身乏力、懈怠嗜卧等症状。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
25
二、骨及肢体症状
(一)腰膝酸软 腰为肾之府,肾中藏精,髓亏则精少,精少不能濡养肾府,故腰膝酸软。如《灵枢·海论》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
26
三、神志精神症状
(一)健忘 脑为髓之海,内藏元神,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关。“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李时珍曰:“脑为元神之府”。金正希曰:“人之记性皆在脑中。”汪讱庵曰:“今...
27
四、头部症状
(一)头晕 头为清窍,内藏脑,脑为髓之海,若髓海亏虚,不能充养头窍,可见头晕。如《灵枢·海论》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
28
五、睡眠、二便症状
(一)睡眠减少 脑为元神之府,与睡眠有关。若脑髓亏虚,元神失用,精神衰少,故昼不精、夜不瞑。 (二)大便无力 脑髓、脊髓主司运动,内藏神机,若髓亏则神机失用,运...
29
六、小儿症状
(一)发育迟缓 《医林改错·脑髓说》认为:“固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盛脑髓者,名曰髓海……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
30
七、舌象、脉象
(一)舌象 髓亏偏阳虚、气虚者,多见舌淡;偏阴虚、痰湿、血浊、血瘀者,多见舌暗。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有些患者虽然舌暗红,但体内并没有热象,反而畏寒,单纯服用滋阴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