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髓的解剖

一、髓的解剖

《说文解字》曰:“髓为骨中脂也。”强调古人对髓的认识,一是指出髓的分布是位于骨中,二是指出髓的形态类似脂肪。《素问·脉要精微论》曰:“骨者,髓之府。”亦强调髓居于骨中。这也解释了髓字偏旁为何为骨。《太上玄镜》曰:“纯阳上升者,谓之气;纯阴下降者,谓之液;气液相交,注于骨络之间者,谓之髓。”也从髓的化生角度强调了髓与骨骼之间的密切关系。

清·唐宗海《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叙:“西医言手足骨中之髓,与脑髓不同,不知实发源于脑髓,散走诸骨。每骨节有筋脉油膜相连,故诸骨中之髓,杂有油膜血丝,其实诸髓,皆属于脑,而脑髓又生于肾也。”进一步描述了“骨中之髓”的外观,“杂有油膜血丝”,同时指出了“骨中之髓”与脑髓有着密切关系。

明·万全《片玉心书·解颅》曰:“肾主骨髓,脊者髓之路,脑者髓之海也。”清·王学权《重庆堂随笔》曰:“背脊骨共三十四节,悉有管轴相连承受,如门臼枢轴然。每节两边有小窍,以通筋脉,脊骨中有髓,上下相通。”涂蔚生《推拿抉微·五脏各有所司》(1928年出版)指出:“夫骨之所以肾主之者,以两肾中间白膜一条,是为肾系,贯透脊骨之间。脊骨间之骨髓,即肾中所生之脂肪也。”这些“贯脊”的髓解剖表述,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脊髓形态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