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讨论分析
(一)药物频数统计结果分析
骨质疏松症与老年性痴呆药物使用频次在20次以上的,各有27味药。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统计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是熟地黄,共出现95次,其次依次是淫羊藿、黄芪、山药、骨碎补、杜仲、当归、牛膝、茯苓、山茱萸、补骨脂、枸杞子、丹参、白术、菟丝子等。在老年性痴呆的治疗药物统计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是石菖蒲,共出现90次,其次依次是茯苓、川芎、远志、熟地黄、黄芪、山茱萸、当归、制何首乌、丹参、人参、枸杞子、白术、半夏、甘草等。在治疗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痴呆的前27味高频次药物中,其中重合的高频药物有16味,分别是熟地黄、淫羊藿、黄芪、山药、当归、茯苓、山茱萸、枸杞子、丹参、白术、菟丝子、白芍、党参、川芎、甘草、肉苁蓉。故对此16味高频药物做如下分析。
1.熟地黄,性味甘微,温,归肝、肾经
本研究中,熟地黄在骨质疏松症中出现了95次,有约61%的方剂应用此药;在老年性痴呆中出现54次,有约34%的方剂应用了此药。功能补血养阴,填精益髓。适用于肝肾阴虚诸症,为补肾阴之要药。古人云其大补五脏之阴,常与山药、山茱萸等同用,治疗肝肾阴虚,如六味地黄丸,《本草纲目》云其“填精髓,长肌肉,生精血……利耳目”;《本草从新》云其“滋肾水,封填骨髓……补益真阴,聪耳明目……虚损百病,为壮水之主药”;《滇南本草》曰其“止筋骨疼,强筋舒筋,止腰膝酸麻”;《本草备要》曰其“酒蒸则益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筋挛急”等。现代研究表明,熟地黄有效成分梓醇等,可增强记忆力,促进调节机体免疫,有效抗衰老。研究发现,熟地黄可升高c-fos基因、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熟地黄配伍黄芪、熟地黄配伍淫羊藿能提高骨密度,促进骨钙的提高。
2.淫羊藿,又名仙灵脾,甘、辛,温,归肝、肾经
本研究中淫羊藿在骨质疏松症中出现了85次,有约54%的方剂应用此药;在老年性痴呆中出现31次,有约20%的方剂应用了此药。功在补肾壮阳,祛风除湿。《神农本草经》言其“主阴痿绝伤……益气力,强志”;《雷公炮制药性解》谓其“主绝阳不起……益气力坚筋骨”;《玉楸药解》曰其“荣筋强骨”;《日华子本草》载其“治一切冷风劳气,补腰膝……筋骨挛急,四肢不任,老人昏耄,中年健忘”。现代研究表明,淫羊藿的有效成分淫羊藿苷可以调控铁代谢相关蛋白DMT1和FPN1,降低脑铁含量,以此防治阿尔兹海默病(AD)。淫羊藿含有的有效成分淫羊藿总黄酮、淫羊藿水提物等可以防治骨质疏松,并且其含有的成分淫羊藿苷可以选择性激活ERβ,以此治疗骨质疏松,同时产生较小的副作用。
3.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
本研究中黄芪在骨质疏松症中出现了72次,有约46%的方剂使用了此药;在老年性痴呆中出现52次,有约33%的方剂包含此药。《本草正》言黄芪“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日华子本草》云“黄芪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癥癖”;《神农本草经》谓其“补虚”。现代研究表明,黄芪水提液、黄芪醇提物可以防治骨质疏松症。同时黄芪的有效成分黄芪总苷可以降低脑铁含量,改善学习记忆功能,以此防治AD。
4.山药,味甘,性平,入脾、肺、肾经
本研究中山药在骨质疏松症中出现了68次,使用了此药的方剂约占骨质疏松总方剂的46%;在老年性痴呆中出现30次,包含此药的方剂约占老年性痴呆总方剂的20%。《神农本草经》言其“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张介宾说“善补肾者,多于脾胃求之”,故用山药健脾气,滋肾阴,固精气;《本草经集注》言其能“止腰痛,补虚劳羸瘦,充五脏”等;《雷公炮制药性解》谓山药“补阴虚……健脾气,长肌肉,强筋骨”。现代研究表明,山药的有效成分山药多糖可以增强脑组织ATP酶活性,并且能够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可以治疗老年性痴呆。并且,山药通过促进表达OB和MSCOPG,可以治疗骨质疏松症。
5.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本研究中当归在骨质疏松症中出现了62次,使用了此药的方剂约占骨质疏松总方剂的40%;在老年性痴呆中出现46次,包含此药的方剂约占老年性痴呆总方剂的29%。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本草纲目》谓之治“头痛……润肠胃、筋骨、皮肤,治痈疽……和血补血”;明·张介宾撰《本草正》谓之“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利筋骨,治拘挛、瘫痪、燥、涩等证”。现代研究表明,当归的有效成分当归多糖可以治疗去卵巢大鼠的骨质疏松,且效果较好;同时大剂量当归可以防治老年性痴呆。
6.茯苓,味甘、淡,平,入心、脾、肾经
本研究中茯苓在骨质疏松症中出现了52次,有约33%的方剂应用此药;在老年性痴呆中出现65次,有约41%的方剂应用了此药。《神农本草经》谓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本草经集注》谓其“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雷公炮制药性解》谓其“主补脾气……定惊悸,久服延年”;《日华子本草》曰其“补五劳七伤……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药征》曰其“主治肉筋惕”;《本草正》云茯苓“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现代研究表明,茯苓的有效成分茯苓多糖可以抗衰老,茯苓多糖有重要生理活性,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而虚拟筛选出的茯苓的活性小分子茯苓酸等与CTSK结合后可能会阻断CTSK在破骨细胞中的表达,减低破骨细胞活性,不利于降解骨基质,可能为治疗骨质疏松的机制之一。
7.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入肝肾经
本研究中山茱萸在骨质疏松症中出现了50次,有约32%的方剂应用此药;在老年性痴呆中出现47次,有约30%的方剂应用了此药。山茱萸功效补益肝肾,收敛固涩,为平补阴阳之要药。《神农本草经》谓其“逐寒湿痹”;《药性论》云其“补肾兴阳填精”;《神农本草经疏》谓其“益精强阴”;《本草新编》谓其“补肝肾补阴”;《得宜本草》谓其“助阳固阴”;《本草再新》曰其“益气养阴,补肾平肝”;《本草纲目》曰其“久服轻身延年”。山茱萸所含的化合物如山茱萸苷、马钱子苷、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3-O-β-吡喃型半乳糖苷-矢车菊苷元、3-O-β-吡喃型半乳糖苷-天竺葵苷元等黄酮类等,可能是密骨打老儿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成分群,这些成分可以与骨质疏松的相关靶点相结合,以此增强骨密度,治疗骨质疏松。王明艳等发现,山茱萸有效成分石油醚萃取物可以保护老年小鼠大脑的衰老,亦有研究提示其有效成分莫诺苷可以保护神经细胞,有效成分甲醇提取物还可以改善认知能力。
8.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肾经
本研究中枸杞子在骨质疏松症中出现了48次,有约31%的方剂应用此药;在老年性痴呆中出现39次,有约25%的方剂应用了此药。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平补肾精肝血。《食疗本草》载其“坚筋,耐老……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本草通玄》曰:“枸杞子,补肾益精,水旺则骨强……目昏、腰疼膝痛无不愈矣”;《本草正》谓其“补阴补气”;《神农本草经》言其“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本草纲目》曰其“滋肾,润肺,明目”;《本草新编》曰其“明耳目,安神……延寿,填精固髓,健骨强筋……益阳兼益阴”;《本草求真》记载其“祛风明目,强筋健骨,补精壮阳”;《本草经集注》曰其“补益精气,强盛阴道”。现代研究表明,枸杞子的有效成分枸杞多糖、枸杞子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黄酮类物质都能够治疗骨质疏松症。枸杞多糖和枸杞叶全汁可以改善各月龄快速老化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老化征象,但其改善受服用剂量及起始干预年龄的影响。同时,黑果枸杞花青素可以对记忆损伤有帮助,这样能够抗氧化并且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9.丹参,性微寒、味苦,入心、心包、肝经
本研究中丹参在骨质疏松症中出现了47次,有约30%的方剂应用此药;在老年性痴呆中出现45次,有约28%的方剂应用了此药。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妇科明理论》云:“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日华子本草》谓其“养血定志,通利关节……骨节烦痛,四肢不遂……生肌长肉”;《本草汇言》云其能“治瘀血壅滞而百节攻疼,亦治脚膝痹痿而痛重难履”;《本草求真》云其能“养神定志及治一切风痹”;《名医别录》曰其“养血……腰脊强,脚痹……久服利人”;《药性论》谓其“治脚弱,疼痹”;《本草新编》云其“专调经脉,理骨筋酸痛,脚痹软能健”。现代研究表明,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酮具有雌激素样活性的特点,可以防治骨质疏松症,同时丹参酮能保护大鼠脑内胆碱能系统,可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其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在轻度及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中能改善记忆力、认知等。
10.白术,味甘、苦,性温,入脾、胃经
本研究中白术在骨质疏松症中出现了44次,有约28%的方剂应用此药;在老年性痴呆中出现39次,有约25%的方剂应用了此药。白术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神农本草经》曰其“主风寒湿痹、死肌、痉……久服轻身延年,不饥”;《医学衷中参西录》曰:“白术治四肢运动无力,甚或作疼”。现代研究表明,白术有效成分双白术内酯可改善记忆能力,提示其可以缓解痴呆模型大鼠智能障碍。同时白术能增加骨密度,防治骨质疏松症。
11.菟丝子,甘,温,归肝、肾经
本研究中菟丝子在骨质疏松症中出现了43次,在老年性痴呆中出现21次。功效补肾益精,益肝明目,止泻,安胎。《药性论》曰其“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久服延年”;《神农本草经》云其“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久服明目,轻身延年”;《药品化义》曰其“禀气中和,性味甘平……善补而不峻,益阴而固阳”;《本草汇言》曰其“补肾养肝,温脾助胃之药也”;《本经逢原》曰其“与杜仲之壮筋暖腰膝无异,功在益精髓,坚筋骨……去腰膝酸软”。实验研究发现,菟丝子通过繁殖体外成骨细胞的作用,使成骨细胞内碱性酸酶的活性提高,防治骨质疏松。这提示菟丝子总黄酮能够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保护神经细胞提高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12.白芍,苦、酸,微寒,入肝、脾经
本研究中白芍在骨质疏松症中有约24%的方剂应用此药,在老年性痴呆中有约13%的方剂应用了此药,白芍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名医别录》谓其“主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四肢酸痛”;《药性论》谓其“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本草纲目》记载其“益脾,泻木,调血”,指出其有养血柔肝,泻肝补脾之功效;《药品化义》曰其“微苦能补阴”。现代实验研究表明,芍药的有效成分芍药苷能增加类胆碱功能,能提高学习记忆力,可以改善大鼠海马细胞。芍药苷同时也有减轻软骨及骨的破坏、抗炎的作用。
13.党参,甘,平,入脾、肺经
本研究中党参在骨质疏松症中有约22%的方剂应用此药;在老年性痴呆中有约18%的方剂应用了此药。党参功能补脾肺气,补血生津。《本草纲目拾遗》谓其“治肺虚,益肺气”;《科学的民间药草》谓其“补血剂”。现代研究发现,通过提高抗缺氧能力和耐力等作用,党参的有效成分党参多糖可改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AD小鼠认知功能。同时板桥党参多糖能够促进OA软骨细胞的增殖,降低MDA、IL-1β含量及减少表达MMP-13,保护关节软骨。
14.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本研究中川芎在骨质疏松症中出现了27次,在老年性痴呆中出现62次。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神农本草经》谓其“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日华子本草》谓其“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癥结宿血,养新血,长肉”;《医学启源》谓其“补血,治血虚头痛”。现代研究表明,川芎醇提物阿魏酸和川芎嗪对不同松质骨和类成骨细胞产生不同的影响,但它们都能防止骨丢失,促进分化成骨细胞,防治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同时川芎的有效成分川芎嗪能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及记忆功能。
15.甘草,甘,平,入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神农本草经》曰其“坚筋骨,长肌肉,倍力”;《日华子本草》曰其“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药性论》谓其“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本草汇言》曰其“补中益气,补虚解毒之药也”;《珍珠囊》谓其“补血,养胃”。甘草黄酮可以诱导激活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 R EB)细胞保护反应通路,防止骨质疏松患者的成骨细胞的损伤。异甘草素可以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和炎症性的骨损失,同时异甘草素可改善老年性痴呆模型小鼠的脑组织生化学改变及学习记忆障碍,保护痴呆模型的神经细胞毒性及凋亡,故能改善和保护老年性痴呆。
16.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归肾、大肠经
《汤液本草》载:“命门相火不足,以此补之”;《玉楸药解》云其“暖腰膝,健骨肉,滋肾肝精血”;《药性论》谓其“益髓,悦颜色,延年……壮阳,大补益”;《神农本草经》曰其“主五劳七伤,补中……养五脏,强阴,益精气”;《日华子本草》曰其“润五脏,长肌肉,暖腰膝”。实验研究发现,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的成分麦角甾苷和松果菊苷能促进大鼠成骨细胞表达骨形成调控最主要因子的BMP2,BMP2具有最高的成骨活性。有文献报道,管花肉苁蓉中的苯乙醇苷总苷能保护老年痴呆症。
(二)药类频数统计结果分析
前27味高频药重合药类为补虚药类、活血化瘀药类、利水渗湿药类、收涩药类,共4类,其中补虚药类在两者的出现频次都是最高的,其次是活血化瘀药类。两者的利水渗湿药类都是茯苓,两者的收涩药类都是山茱萸。
1.补虚药的应用
骨质疏松症总计使用补虚药915次,老年性痴呆总计使用补虚药535次,补虚药中包含了补阳药、补阴药、补气药、补血药。骨质疏松症中补阳药出现372次,补气药出现244次,补血药出现195次,补阴药出现104次。老年性痴呆中补阳药出现108次,补气药出现222次,补血药出现166次,补阴药出现39次。
(1)补阳药的应用:髓为寒水阴液所生,水液易得温而润,得寒而凝。故髓恶寒而喜温。若素体肾阳虚弱,命门火衰,不能充骨生髓,温养筋骨,使诸髓空虚凝滞,神机失用。故宜酌加温补肾阳、命门之品。泛髓理论中治髓亦注重调治督脉。督脉贯脊,为升降诸髓之路,能够营养髓并且促进其正常功能的发挥,叶桂在督脉病症的治疗中,认为虚证宜补,以辛甘温补为法,选用血肉有情性温之品,督脉为阳脉之海,而由阴液化生的髓,恶寒滞而喜温润,多选用偏温药性之品。骨质疏松症与老年性痴呆共同使用的温补肾阳药为淫羊藿、菟丝子、肉苁蓉。
(2)补阴药与补血药的应用:髓由阴精所化,阴液所养,外受热邪侵袭,或情志不畅,久郁化火,致阴液损耗,阴精日久耗伤,则精生髓作用减弱,而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互化,久羁伤阴,日久必致阴血不足,则血的濡养功能减弱,精血受损而致髓化源不足,致髓失所养,故临床上治疗髓病要注重补血益阴的应用。如《素问·疾论》云:“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骨质疏松症与老年性痴呆共同使用的益阴充髓,补血填精药为枸杞子、熟地黄、当归、白芍。
(3)补气药的应用:髓五行中属水,并且受五谷化生之液所养。《灵枢·五癃津液别》云:“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故其治疗宜选用膏滋多液之品。由此,髓病理论中注重健脾药的应用,健脾益气药既可以促进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脾的运化水液功能正常,气能生津,则有利于生成髓液;气能行津,健脾益气药的应用又可以避免膏滋之品滋腻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骨质疏松症与老年性痴呆共同使用的健脾益气药为黄芪、山药、白术、甘草。
综上,补虚药在骨质疏松症与老年性痴呆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齐振熙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分为四种证型:肾阴亏损型、肾阳衰微型、脾胃气虚型、气血两虚型,分别采用滋阴补肾填精充髓、温补元阳强筋壮骨、健脾益气益精养髓、气血双补生髓养骨的方法论治。治疗上以补肾壮骨为主,健脾益气为辅。张子洋论治老年性痴呆时对于脑髓空虚证所致脑中玄府阻滞予以补肾益髓法,对于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予以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2.活血化瘀药的运用
骨质疏松症总计使用活血化瘀药198次,老年性痴呆总计使用活血化瘀药197次。
血脉贵在通畅,则血的濡养滋润作用正常,若血脉瘀滞,血通行受阻,则血的濡养功能受到影响,无法正常濡养髓,同时津亦停聚为湿,日久髓无源以化,影响髓的功能,则髓病易生,而且,髓病病久入络,络脉损伤则又影响血的濡养髓的功能,则髓病较难恢复。因此泛髓理论重视运用通络法治疗髓病。同时叶桂在调治督脉时,不管虚实,都注重通络法使气血调和。临证可选用活血化瘀通络之品,骨质疏松症与老年性痴呆使用共同的活血化瘀药:丹参和川芎。宋艾云指出,活血化瘀药物能够抑制血管翳形成,促进软骨细胞生成,促使新骨形成。有研究认为,活血化瘀法作为主要方法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总有效率能够达到86.7%。亦有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贯穿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防治的始终。
3.利水渗湿药的运用
骨质疏松症总计使用利水渗湿药52次,老年性痴呆总计使用利水渗湿药65次,两者的利水渗湿药都是茯苓。津液的正常输布依赖肺、脾、肾的功能正常,若功能失常,津液停聚化为湿、痰浊,不能养髓,则易导致髓病的产生,导致液停髓消,且湿为阴邪,重着黏腻,迁延不愈,易阻滞气机,髓病一旦形成,难以恢复,需要长期治疗才产生疗效,临床上可选用甘淡渗湿之品,如茯苓是骨质疏松症与老年性痴呆使用的唯一的利水渗湿药。有学者认为,老年性痴呆原因之一为脾胃虚弱,运化失调,水湿内聚而成。提出理脾胃,祛痰浊治疗大法。李冬冬等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症初期予以健脾化湿、理气化痰内服中药治疗,疗效明显。
4.收涩药的应用
骨质疏松症总计使用收涩药50次,老年性痴呆总计使用收涩药47次,两者的收涩药都是使用山茱萸。山茱萸在《中药学》中属于收涩药范畴,有补益肝肾、固精敛髓的作用,为平补阴阳的要药。泛髓理论重视肝肾的调治,肾主骨生髓,肾中精气充足,才能润养诸髓;肝藏血,与肾精同源互化,精血充盈,泛髓得养,复髓方法之一便是调治肝肾。因此,临床上多选用山茱萸等填精生髓,补益肝肾。山茱萸是骨质疏松症与老年性痴呆使用的唯一的收涩药。
(三)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在前41条高频药组中,两病重合的药组有补虚药与补虚药、补虚药与活血化瘀药、补虚药与收涩药、补虚药与利水渗湿药4类组合。
1.补虚药与补虚药之间的配伍
骨质疏松症关联规则分析所显示的高频药组有熟地黄→淫羊藿、淫羊藿→熟地黄、黄芪→熟地黄、山药→淫羊藿、山药→熟地黄、杜仲→熟地黄、杜仲→淫羊藿、当归→熟地黄、山药+熟地黄→淫羊藿、黄芪+熟地黄→淫羊藿、枸杞子→熟地黄、补骨脂→淫羊藿、补骨脂→熟地黄、黄芪+熟地黄→山药、杜仲+熟地黄→淫羊藿、白术→熟地黄、黄芪+淫羊藿→熟地黄、山药+淫羊藿→熟地黄、菟丝子→熟地黄、续断→熟地黄、杜仲+淫羊藿→熟地黄、白芍→熟地黄、白芍→当归。老年性痴呆关联规则分析所显示的高频药组有山药→熟地黄、益智仁→制何首乌。
由于人体的气、血、阴、阳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临床上单一虚证不多见,需要补虚药物相互配伍使用,如骨质疏松症中黄芪→熟地黄、黄芪+熟地黄→山药、白术→熟地黄药组的高频使用。气能生精、摄精,气虚则精的化生不足或精易耗损外泄,易致精亏。精能化气,各脏之精化各脏之气,精亏则气亏,故补气药与补阴药同用。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都来源于水谷精微,精血可以互化,肾精化血,若肾精亏耗则会血虚,血液依赖后天水谷精微所养化生为精,不断滋养肾,血液虚少则精亏,故补阴药与补血药同用,如骨质疏松症中枸杞子→熟地黄。阴阳互根互用,无阳则阴无以长,无阴则阳无以生,易致“独阴不生,独阳不长”,若虚衰继续发展,会出现“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的病理变化,故温补肾阳药多与滋阴补血益精药同用,如骨质疏松症中熟地黄→淫羊藿、淫羊藿→熟地黄、杜仲→熟地黄、补骨脂→熟地黄、杜仲+熟地黄→淫羊藿、菟丝子→熟地黄、续断→熟地黄、杜仲+淫羊藿→熟地黄;老年性痴呆中益智仁→何首乌。气虚者易阳虚,阳虚者气必虚,故补气药与补阳药同时运用,如骨质疏松症中山药→淫羊藿。三味药的规则中,骨质疏松症常见补气、填精和温阳配伍,如山药+熟地黄→淫羊藿、黄芪+熟地黄→淫羊藿、黄芪+淫羊藿→熟地黄、山药+淫羊藿→熟地黄。从上述药物配伍可看出,补虚药间的配伍在骨质疏松症中得到广泛应用,共出现1249次,约占骨质疏松症药组总频数的59%,淫羊藿、熟地黄、山药之间的药物配伍组合比较丰富。补虚药相须为用,更好地发挥补益功能,维持人体气血阴阳的平衡。并且山药→熟地黄是骨质疏松症与老年性痴呆共同的补气填精益髓配伍;两病都有温补肾阳与滋阴填精的配伍,如骨质疏松症中熟地黄→淫羊藿、淫羊藿→熟地黄、杜仲→熟地黄,补骨脂→熟地黄、杜仲+熟地黄→淫羊藿、菟丝子→熟地黄、续断→熟地黄、杜仲+淫羊藿→熟地黄;老年性痴呆中则多用益智仁→制何首乌。
2.补虚药与活血化瘀药的配伍
骨质疏松症关联规则分析所显示的高频药组有骨碎补→淫羊藿、骨碎补→熟地黄、牛膝→熟地黄、淫羊藿+熟地黄→骨碎补、丹参→淫羊藿、丹参→熟地黄、骨碎补+淫羊藿→熟地黄、黄芪+淫羊藿→骨碎补、续断→骨碎补、牛膝+熟地黄→山药、杜仲+淫羊藿→骨碎补、骨碎补+熟地黄→淫羊藿。老年性痴呆关联规则分析所显示的高频药组有当归→川芎。
由此可见,治疗两病在运用补药时,要注意与活血化瘀的配伍,以补而兼行,使补而不滞。其中骨质疏松症治疗中,多为温肾益精填髓之品配以活血化瘀药,而骨碎补作为活血化瘀药应用较多,与补虚药的配伍较为密切,老年性痴呆中则多以养血之品配以活血化瘀药,其中以当归→川芎这一药组较多。
3.补虚药与利水渗湿药的配伍
前已述及,治髓应注意“归液生髓”,加强对“液”运行代谢的调节。而且,髓病多以膏滋之品填精生髓,滋腻不易消化,妨碍脾胃运化,易生水湿,所以补虚药应辅以祛湿药,祛湿有燥湿、渗湿、化湿之分。两病中,骨质疏松症关联规则分析所显示的高频药组有茯苓→熟地黄、茯苓→山药。老年性痴呆关联规则分析所显示的高频药组有白术→茯苓。可见当前祛湿仍以甘淡渗湿配伍为主,茯苓作为利水渗湿代表药物,兼能健脾益气,应用较多。其中,骨质疏松多将其与补肾药物相配,而在老年性痴呆中,多见其与益气健脾药相配伍。
4.补虚药与收涩药的配伍
骨质疏松症关联规则分析所显示的高频药组有山茱萸→山药、山茱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熟地黄、山茱萸+熟地黄→山药。
老年性痴呆关联规则分析所显示的高频药组有熟地黄→山茱萸、山茱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
从上述药物配伍看出,骨质疏松症与老年性痴呆都注重山茱萸与熟地黄、山药与山茱萸的配伍,并且山茱萸、山药、熟地黄之间的配伍组合较丰富,其中,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两者配伍取“肝肾同源”之意;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三者相合,共奏填精益髓、充骨养脑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