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头部症状

四、头部症状

(一)头晕

头为清窍,内藏脑,脑为髓之海,若髓海亏虚,不能充养头窍,可见头晕。如《灵枢·海论》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口问》说:“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二)头空痛、头重

头为清窍,内藏脑,脑为髓之海,若髓海亏虚,不能荣养头窍,不荣则痛,可见头空痛、头重。

(三)脑鸣、耳鸣、耳聋

两耳与脑相连,所听之声归于脑,脑髓亏虚,内风旋动,故脑鸣,不能充养耳窍,故耳鸣、耳聋。如《医林改错》说:“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脑气虚,脑缩小。脑气与耳窍之气不接,故耳虚聋。”《灵枢·海论》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灵枢·口问》说:“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

(四)耳轮枯萎

脑为髓海,髓海亏虚,不能荣养耳轮,故耳轮焦枯。如《旧德堂医案》云:“滋苗者必固其根,伐下者必枯其上。今坎水不能灌溉经络,滋养百骸,宜乎耳轮焦薄,足膝枯细也。”

(五)齿摇、齿脱、齿槁

“肾主骨,齿者骨之标,髓之所养也。”若骨髓亏虚,不能充养牙齿,则齿摇、齿脱、齿槁。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说:“病者肾热,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其色黑而齿槁。”又如《太平圣惠方》说:“夫牙齿脱落者,由肾气虚弱,骨髓衰损,不能荣润也。”《医碥》云:“又胃经之支者,入于上齿;大肠经之支者,入于下齿。故肾髓足、肠胃实则齿坚牢,虚则齿摇动。”

(六)发焦、发落、发白

髓生血,化精,肾其华在发,若髓亏,则精少,精少则发焦、发落、发白。如《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云:“肾主骨,其脉行于冬而濡骨髓,惟肾气绝则骨枯肉脱,齿槁发焦。”《望诊遵经》云:“盖肾主脑,脑者髓之海,发者脑之华,肾盛则发长,肾衰则发堕,脑减则发素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七)视物昏花

脑开窍于目,《医林改错》说:“两目即脑汁所生,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瞳人白色,是脑汁下注,名曰脑汁入目。”若髓海亏虚,不能濡养目窍,则目暗、视物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