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助于更好地揭示中医肾藏精生髓的生物学基础,促进髓系疾病发病机制、修复机制研究的深入
中医认为,诸髓关联的基础为同源于肾精,那么诸髓疾病关联的病理核心也必然与肾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加强诸髓疾病关联机制研究,可能有助于揭示肾藏精的生物学基础。同时,由于诸髓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故对其中一髓发病机制的研究就有可能成为另一髓病研究的借鉴、基础或启发。例如,老年性痴呆所具有的ApoE基因表型异常病理改变亦可存在于骨质疏松中。再如,骨质疏松中出现的钙代谢紊乱和钙迁移,容易引发动脉硬化及神经细胞的钙超载损伤,提示脑病的发生可能同时有着整个机体钙代谢调节紊乱的背景,需要整体干预和重视,同时也提示钙代谢调节的紊乱可能是中医肾虚证形成的关键生物学机制之一。
同样,对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修复机制的研究,先前一直围绕受损脑组织自身修复展开,但目前已发现自体骨髓干细胞可动员归巢至损伤区发挥神经营养和细胞替代作用;脊髓尤其是颈髓中的皮质脊髓束亦可通过侧支出芽代偿,实现受损运动功能的恢复;受此启发,影响骨骼代谢的各因素是否亦能对受损脑功能修复发挥作用,尚有待于研究,但无疑将会大大拓展脑病修复机制研究的视野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