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有助于发掘新治法,简化或整合治疗方案,提高脑病治疗的临床疗效
泛髓关系有助于从新的角度去探寻脑病发生的机制,其中就可能蕴含着新的治疗靶点。同时,不同髓病的治疗由于其发病机制的相似性,决定其治疗手段可能有互通之处。例如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本用于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等血液系统疾病,但经动物实验证实,其尚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神经元,改善功能预后。再如,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案中,降低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减少骨量过快丢失对延缓老年性痴呆亦可能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同时,由于不同髓病内在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当两种或两种以上髓病并现时,原本并行的治疗方案,可能就具有内在协同性。通过相应的临床研究,则有望达到系统治疗效果最优。如中风后骨质疏松的治疗,可能就存在骨质疏松治疗和中风病神经功能恢复的协同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诚然,泛髓关系由于异于当前西医学的认知模式,基础性研究尚有较大欠缺,许多工作尚停留在设想或假说阶段。但泛髓关系的明确提出,却可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有助于拓展并形成新的脑病研究领域,从而在新的层面丰富、完善现代脑病防治研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