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情况下可以未取得患者家属同意就进行手术吗?

危急情况下可以未取得患者家属同意就进行手术吗?

案例实录

杜某的妻子房某在县人民医院接受剖宫产过程中出现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症状。因为房某子宫受过创伤,医院认为“必须进行子宫切除手术,否则房某母子性命难保”。可是,医院在要求杜某签字时,杜某认为妻子身体一直很健康,是医院在故弄玄虚,而且子宫切除就不能再要孩子了,因此杜某拒绝在手术告知书上签字。院方出动了很多人对杜某晓以利害,但杜某仍不肯签字。无奈之下,为了保住房某母子,医院主治医生联合签字并经院长批准,对房某实施了手术。最终,房某产下一子,母子平安。那么,医院的做法合法吗?

律师分析

医院的做法合法,医生们不仅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更挽救了房某母子的生命。本案中,在房某生命垂危、母子性命悬于一线的关键时刻,房某的丈夫杜某对医院产生了偏见,又出于一己之私,拒绝在手术告知书上签字。本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医生们在履行合法手续后对房某进行了抢救,他们的行为没有过错。对此,《民法典》第1220条规定,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由此可见,紧急情况下,法律赋予了医务人员在医疗机构负责人批准后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的权利。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条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第三十三条 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后实施。

温馨提示

医疗机构救治危急病患是其法律规定的义务,也是医疗机构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宗旨的体现。但是,有时因危急病人病情的突发性,无法及时取得患者近亲属的同意和授权,为了拯救生命,法律赋予了医疗机构立即采取急救措施的权利。

自测小题

选择: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在抢救结束后( )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4]

A.2 B.4

C.6 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