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传:遵循内心的选择》简介
《李开复传:遵循内心的选择》这本书是由李尚芳子创作的,《李开复传:遵循内心的选择》共有75章节
1
序
李开复,1961年12月3日出生于台湾地区新北市中和区,祖籍四川成都,幼年随哥哥赴美留学,获得美国国籍。 谈起李开复,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他计算机专家、青年人导师的...
2
目录
...
3
第1章 海峡对面
别人出自真心夸奖你,才值得你高兴。自夸是要不得的,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
4
幸运出生的少年顽童
1961年12月3日,中国台湾地区台北县一家医院产房的里面,一个男婴哭出了他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声,产房外那些焦急等待的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个男婴是台湾政治大学...
5
老父幼子
李开复的父亲李天民是四川华阳人,出生于1909年。那个时候正是四川最混乱的年代,川内军阀割据,纷争不止。军阀们在抢地盘的时候也会抢兵源,而李天民就是在这样的时代...
6
李开复在小学学什么
我们中国人讲究“三岁看老”,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么在李开复年幼的时候,是绝没有人想到他能够有日后的成就的。 时光荏苒,恍惚之间三四年就过去了,昔日的小婴儿已经长...
7
慈母闹钟
在成长的过程中,李开复的小学教育是与家庭教育一起进行的,而且来自家庭尤其是母亲的言传身教,对于李开复性格和人格的塑造,是要远远超过学校教育的。 对于李开复在学校...
8
第2章 大洋彼岸
对于一种语言文化的掌握,远远不只是会说当地的语言,了解当地的风俗,更要对这种文化的历史和这个国家的制度有深刻的了解。...
9
为逃避功课去美国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下,小学生和中学生都逃不出考试的“魔咒”,20世纪70年代,台湾地区的基础教育阶段也面临这样的情况:学校里,课程繁多,课后作业负担繁重,八股...
10
11岁的留学生
到达美国后,妈妈半年的陪伴让李开复在生活上过得一如既往的舒适和开心,但是他的学习却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危机”。 在橡树岭安顿下来后,哥哥嫂嫂...
11
不一样的西方教育
李开复在美国圣玛丽学校读书的两年,除了语言上的差别外,给他感触最多的要数西方不一样的教育方式了。 在中国台湾仍然实行应试教育,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一切时,美国早已...
12
美国的高中教什么
1977年,李开复顺利完成了初中阶段的学习,进入面积很大并且风景美丽的橡树岭高中,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高中生。 美国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注重的准则是:自由、独立、自主...
13
李开复的第一个圈子
李开复在台湾时,是个调皮十足的顽童,爱捣蛋,活泼好动,但是到美国留学后,因为初到时的语言障碍、生活环境变化等因素,使年幼的李开复慢慢变得害羞起来,跟小时的性格大...
14
第一次商业尝试
美国的高中生活,不仅教授学生各种学科知识,而且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因为美国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人才。所以,李开复在高中时就开始了他...
15
通往大学的路用梦想铺成
如果说李开复在上大学以前的人生是顺风顺水的,那么在即将迈入大学校门时,李开复却遭受了他人生中的一次“滑铁卢”。憧憬着能够进入哈佛大学学习的李开复,一直坚信自己会...
16
第3章 象牙塔里
“知道什么是make a difference(制造不同)吗?想象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中有你,一个世界中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最大化你的影响力,这就是你一生...
17
哥伦比亚是一所大学
对于求学者而言,一所好的大学不仅能够给予学生受益一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哥伦比亚大学正是这样的大学之一。 通过入学申请,李开复获得了哥伦比...
18
贫穷而快乐的日子
1979年,李开复顺利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这也开启了他人生的打工生涯。哥伦比亚大学的学费加生活费大约一年1万美元,这笔费用对于一般的美国家庭来说,都不是一个小...
19
放弃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大学里选择的专业一般都会影响人一生的就业方向。李开复一直认为自己喜欢法律,希望将来做一名律师,哥伦比亚大学规定学生入学时不必选定专业,而是大概表明意向即可,于是...
20
打工的目的不仅仅是钱
在美国,学生打工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学生入学时,哥伦比亚大学实行need-blind admission(需求不视)的制度,即哥大在录取学生的时候,并不询问学生...
21
最美好的爱情在大学里
美好的大学时光总是可以无忧无虑,可以纯真得一尘不染,没有社会的复杂,没有生活的琐碎,也没有就业的巨大压力,所以,最美好的爱情总是藏在大学里。有人曾说,在大学里不...
22
遇到一生的伴侣
李开复和妻子谢先铃虽然是在家长的安排下相亲认识的,但是两个人情投意合,很快就走到了一起,并相伴一生共同面对了许多人生的风风雨雨。 在李开复和谢先铃第一次见面时,...
23
第4章 开复博士
“你从这儿带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一篇论文,而是你分析、思考的能力,研究、发现真理的经验,以及科学家的胸怀。这样,当你有一天改变研究方向,依然可以在任何一个新...
24
“奇幻”的卡内基-梅隆大学
1983年,李开复以计算机专业第一名的成绩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了,出于对计算机专业的热爱和教授们的建议,李开复决定继续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当时李开复心中已经有了攻...
25
从井底之蛙到领域翘楚
1983年8月,李开复从纽约来到了匹兹堡,并在卡内基-梅隆大学附近每月花450美元租了一间房子,等待他的新婚妻子谢先铃飞到美国与他团聚。在姐姐们的资助下,李开复...
26
从学生到老师
1984年暑假,在李开复攻读博士期间,他第一次尝试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并从中收获很多。 做老师的机会缘于一次暑期,当时李开复根据瑞迪博士的指导,在用专家系统...
27
科学面前,人人平等
伟大的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在美国开放、自由的大学校园里,教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教授在讲课的过程中,经常鼓励学生...
28
最年轻的副教授
1988年4月,李开复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学习了四年半后,提前获得了计算机博士学位。这在卡内基-梅隆的计算机学院又创下了一项新的最短时间获得学位的纪录。因为严谨的...
29
带着骄傲离开学校
在卡内基-梅隆大学里,教授们的晋升实行教授终身制,其目的是保证教授的学术研究不会受到政治和商业的牵制。在美国的大学里,新教授有一段六到七年的考察期,学校会考察他...
30
第5章 苹果生涯
进行自己的发明创造,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一个人可以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