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的离开和李开复的坚守
2008年,李开复已经开始接管谷歌面临挑战的韩国团队和迅速成长的东南亚市场。但是,他意识到,管理更大的团队不是自己心中的目标,他更喜欢从无到有的创造,而不是经营一个巨无霸。
于是李开复心中“遵循内心的选择”的愿望又蠢蠢欲动,他做出了离开的最终决定。尽管内心充满了不舍,但是更强大的选择的力量,让他义无反顾。
2009年8月5日,美联航UA888次航班缓缓地在加利福尼亚州降落,李开复又一次来到了他无比熟悉的港口城市——旧金山。
在谷歌中国工作的既令人兴奋又十分辛苦的4年,对于李开复的职业生涯而言,既是一个高峰,也是有着无限风光的险峰。李开复和谷歌中国都从这4年中学习到了很多。李开复感谢谷歌中国4年带给他的美好回忆,但他内心中从心选择的愿望,让他再次一往无前地继续前行——帮助中国的年轻人圆梦,他的创新工场正是这样的存在,并且他仍然会坚守在中国的土地上。
在过去的10多年里,李开复总是和中国青年有着特殊的缘分,写过书,做过演讲,办过网站,也尝试过教育。李开复一直有一种使命感,希望在特殊的时代,能够帮助中国学生走得更好。在李开复的工作历程中,他最大的资产不是自己的书和演讲的内容,而是在苹果、SGI、微软、Google 4个世界顶级公司的历练。李开复希望自己能用最好的方式来传授他最有价值的资产给中国青年。李开复与中国青年有着不解之缘,他希望能够和中国年轻人在一起,让自己之前积累的工作经验,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建立团队、孕育文化、提升领导力。希望自己能提供给他们一个机会,去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而李开复非常愿意充当一个创业教练的角色,站在他们身边,告诉他们自己所犯过的错误,让他们能够有更大的成功概率。
抱着这样的想法,李开复见到了他的老板——艾伦·尤斯塔斯。在轻松打招呼过后,李开复并没有像艾伦意料中的那样,与谷歌继续续约,而是提出了要离开谷歌,完成自己心中的一个理想——创业,开办创新工场,帮助中国的青年实现梦想。听到李开复的话后,艾伦非常吃惊,同时告诉李开复,谷歌决定破纪录给他Google有史以来最高数目的股票,并且希望他能够留下来一起工作。
此时,李开复告诉艾伦:“谢谢你,艾伦,我真的不是来要求更高的职位和更高的薪水的。我非常感谢公司对我的安排,但我想我已经下定了决心。谷歌中国现在已经发展到一个平稳的阶段。对于谷歌,我现在已经没有遗憾,但我想现在我的人生还有一个缺憾没有实现,我想去弥补它。那就是和中国青年人一起打造新奇的技术奇迹,我想用自己的主动性做一个掌控全局的工作。我已经到了这个人生阶段,再不去做,我真的很怕来不及了。”
艾伦知道已经无法挽留李开复,而李开复起身离开时,心中升起一种久违的轻松和愉快。
李开复的职业生涯里充满了“创新”“中国”“青年”的主旋律,他要创办的“创新工场”正是基于这三点,所以,创新工场看起来是一个转折,实际上却是一种自然的延续,一种跳跃中的传承。
创新工场是一种新的天使投资和创新产品的整合,是一个公司,自己做创新产品,但是做到一个阶段,会为这个产品开一个公司,再找其他的风险投资,一起投这个新公司。所以,创新工场的产品就是更多的高科技产品。
不论谷歌是否在中国,李开复的心一直都留在中国,他坚信,自己在中国大地上的坚守,一定能为中国的年轻人做些贡献,能帮助更多的青年实现创业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