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命只剩100天

如果生命只剩100天

如果生命只剩下100天,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一个残忍的命题,不论其曾经功成名就,跻身于上流社会,还是蹉跎一生,郁郁不得志,或者对于一生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这都是让人无法想象的难题。

但是,这样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命题,却赤裸裸地摆在了李开复的面前。“世事无常,生命有限。原来,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2013年9月,当李开复得知自己患有淋巴癌四期时,他写下了这段话,既是对公众的一种坦诚,也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无奈的感慨。

虽然身为计算机专家,但是这一次李开复却对自身细胞的“程序错乱”束手无策。由于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李开复已经无法把控自身的健康了。当医生对李开复宣布他被确诊为淋巴癌时,李开复第一次感到对自身的“命运导向”无计可施。

确诊患病后,有一段时间李开复甚至认为自己时日无多,“我在想如果我生命只有100天了,怎么样来度过呢?”

每个人在面对这个悲伤的选择时,都会遵从自己内心最需要也是最温暖的追求,李开复当然也不会例外。因为长期忙于工作,李开复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并不充裕,对妻子女儿和对老母亲的亏欠,一直是李开复心头的痛。如果生命真的快要走到尽头,李开复首先想到的人和事自然是自己最想弥补的人和事。血浓于水,是生物自然的体验。对亲情和爱情的渴望,是每个人毕生所愿。李开复幸运地拥有了这一切,但是,当命运的期限将至时,李开复要把他最后的时间留给他最爱的人。

在生命仅存的100天里,李开复想要用自己的真心和爱,来回馈自己的亲人朋友,他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对他们的爱,让他们了解到自己感恩生命中因为有他们而充满了温暖与光辉;李开复还要让自己度过最难忘的时光,他要陪着妻子重温他们曾经度蜜月的地方,和妻子再一起光临年轻时快乐生活过的地方,一起吃他们共同喜爱的食物,一起回忆曾经美好的点点滴滴。

李开复要躺在母亲的肚子上,一张一张翻看老照片,再一遍一遍听她说起当年的事情;他要陪着大女儿聊天,听听她对男朋友的看法;他要陪小女儿一起吃冰淇淋,帮她取景拍照……

如果生命只剩100天,李开复会选择全心全意地生活,不再满脑子只想公司的事情,不会再去臆测、追想那些还没来到或者已经远去的事。

人在生命面前往往是如此渺小,又如此真实,当生命不再是无限与未知终点时,人们都会想到很多很多要去弥补或尝试的事情。李开复在得知自己得了癌症时,觉得自己时日不多,或许只有100天可以活了时,除了要去做自己想弥补的事情,他还要及时处理并精心安排好未来之事。

李开复把在美国已经立好的遗嘱,按照中国台湾地区的“法律”又重新立了一次。遗嘱的内容没有变,但是必须按照中国台湾地区的要求来写。台湾地区的“法律”要求遗嘱必须是手写的,而且不能有错别字。李开复已经跟键盘打了很多年交道,而且很久没有用中文写字了,但是他仍然带病用繁体字写字,而且一写就写了好多份。

李开复这样在病中“折磨”自己,就是希望如果生命真的只有100天时,可以让自己有个不后悔、不留遗憾的人生,能够在临死前将自己的嘱托告诉亲人。

然后,李开复开始认真地给自己放了一个“超长的假期”,他开始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自己和家人的身上。他开始回忆与妻子度过的快乐而难忘的时刻,开始想念和女儿一起在威尼斯的游船上,跟船夫一起唱歌的快乐时光。

这是生病以前的李开复想都不会想到的生活。以前的李开复,满心只想着自己,只是近乎偏执地计算着如何让每分每秒都能产生最大的影响力,那时的李开复把计划之外的机缘、偶遇都关在了门外。

乔布斯曾说过:“记住你即将死去。”患病以后,这句话就成为李开复的座右铭,每天提醒他看清楚什么才是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所有的荣耀与骄傲、难堪与恐惧,都会在死亡面前消失,只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如果觉察到自己沉溺于担心会失去某些东西时,李开复就用“记住你即将死去”这剂良药来宽慰自己。

在患病期间,李开复一边做化疗积极治疗病情,一边安抚自己的同事们,每周一公司例会,李开复都会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如约出现在公司的视频会议中。有次连线,李开复强作欢颜,开玩笑说自己头发储备很多,一两次化疗没问题,然后抓抓自己的头发。这一抓,好几个员工的眼泪就下来了。

即使生命只剩下100天,李开复内心深处的那份对事业和理想的热忱仍然不会褪去,而他对亲人和朋友的爱,又让他会选择回到家人和朋友身边,用更多的时间来好好享受生活,好好体会生活中每个美好的瞬间和每一个难忘的记忆。

当李开复确定自己患有淋巴癌第四期,并不会立即出现生命危险时,并且知道自己还有机会重拾健康、弥补过去的缺失时,他感到非常庆幸。李开复对“如果生命只剩最后100天”已经有过了缜密的思考,他就此下定决心,以后的每一天都要像自己思考的那样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