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其四)

从军行(其四)

青海[1]长云暗雪山[2],孤城遥望玉门关[3]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4]终不还。

【注释】

[1]青海:即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2]雪山:即祁连山。

[3]玉门关:汉代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

[4]楼兰:汉西域国名,即鄯善国。

王昌龄

(?—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赏析】

《从军行》是汉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古题,诗歌内容大多为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这首诗,反映的是边关将士的生活。

“青海”“雪山”,点出将士的出征之地,已是西北绝塞,唯有层层浓云笼罩着雪山,烘托出一派苍凉肃杀的边塞景象。第二句“孤城”便是诗人所处之地,青海雪山,是唐代抵御吐蕃入侵的战略要地。而玉门关为更西北之地,是抵御突厥、守卫河西走廊的要塞。这两处的强敌,是诗人和边疆将士心之所系。“黄沙百战穿金甲”,描绘出激烈的战斗场景和边塞恶劣的自然环境。“百战”二字写出边疆战事之频仍、敌军之强悍,从而反衬出边关将士之劳苦。第四句模拟将士口吻,直接抒情,正体现了边关将士自强不息、战斗到底、视死如归的坚强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