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
2025年08月10日
移居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1]。
闻多素心人[2],乐与数晨夕[3]。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4]。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5]时时来,抗言谈在昔[6]。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注释】
[1]卜其宅:指找一块好的地方安置住宅。
[2]素心人:心地朴素的人。
[3]数晨夕:每天朝夕相对。数,屡次。这里指每天。
[4]从兹役:这里指终于行动,终于实现。
[5]邻曲:邻居。
[6]抗言:激烈对谈。在昔:往昔。
陶渊明
见前。
【赏析】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恐怕每一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都不一样。为了功名利禄,“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一种;为了更崇高的目的,“为往圣继绝学”,这又是另一种。陶渊明的读书,“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也是一种:为了单纯的快乐。
陶渊明在上京(今江西星子县西)的屋子被焚,于是移居浔阳南村。那里的屋子也很小,只能遮蔽住一张床、一卷铺盖。不过,他却十分高兴,不是那里的风水好,而是因为那里有一群“素心人”,可与他朝夕相对,读书论道,欣赏奇文,共析疑义,真是何其快哉!在陶渊明看来,读书是一种与自己的朋友交流对谈、增进感情的方式,为了获得单纯的快乐,也许这样读书,方能领悟其中真味。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也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样读书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起码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读书带来的愉悦感。这与诗里所体现的“快乐地读书”这一主旨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