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其二)

观书有感(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1]巨舰一毛轻。

向来[2]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

[1]艨艟:古代的一种大战舰。

[2]向来:一直以来,过去。

【赏析】

掌握知识一般要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第一点是勤奋努力,第二点是领会知识的悟性,二者缺一不可。这首诗,正是通过水上行舟,阐述了学习中悟性与努力的关系。

诗人在诗中写道:春江水涨,正是行舟的好机会。平时需要用很大人力推动的艨艟巨舰,在此时也犹如一片鸿毛般轻盈,从容、自由地在江流中行驶。诗人正是用行舟来比喻学习:船在江中行驶的速度,可以理解为对知识的领悟能力。正如艨艟巨舰突然能够从容地行舟水上,过去可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精力才能领悟的知识,有一天忽然很轻松地理解了。不过,这种轻松并非偶然得来。使得艨艟巨舰变得航行迅速的春水,正可理解为由勤勉学习得来的知识储备,有了这些知识储备,自然在领悟新知识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见,领悟能力的提升,可以使掌握知识的效率提高。而提升领悟能力的关键,却是平时的勤勉努力、钝学累功。努力与悟性,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影响,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