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思长安故园
2025年08月10日
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1]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2]菊,应[3]傍战场开。
【注释】
[1]强:勉强。
[2]故园:故乡,指长安。
[3]应:大概。
岑参
(约715—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有《岑嘉州诗集》。
【赏析】
这首诗写于中国传统佳节——九月九日,即重阳节。王维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也是写于重阳节。诚然,在重阳这样一个本该家人团聚的时刻,那些漂泊在外的人们,往往更容易想起自己的亲人和故乡。更何况这个重阳节又是家国动荡、兵荒马乱之时!
安史之乱爆发后,长安为乱军所占,肃宗即位于灵武,图谋收复两京,出兵平叛,岑参随行。此诗就是行军至凤翔时所写。虽是行军途中,但诗人在重阳这天,还是参与了登高活动,然而却也无甚心情,因为兵荒马乱,也无亲友送酒。远眺故乡,想起过去长安的菊花很盛,今年也一定开得很好。不过,如今却只能在纷飞的战火中寂寞地盛开。
诗歌抒发了诗人在离乱之时有家归不得的惆怅情绪,体现了他对故园的思念与热爱之情。千载而下,身处和平年代的读者读来,一定会更觉如今故园犹在、亲人常伴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