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携谢山人至愚池
2025年08月10日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
[1]
新沐换轻帻[2],晓池风露清。
自谐[3]尘外意,况与幽人行。
霞散众山迥[4],天高数雁鸣。
机心[5]付当路[6],聊适羲皇情[7]。
【注释】
[1]愚池:在永州。诗人贬谪永州后将其地之冉溪命名为愚溪,溪北之池为愚池。
[2]帻:头巾。
[3]谐:与之相合。
[4]迥:远。
[5]机心:机巧之心。
[6]当路:当权者,在朝政要。
[7]羲皇情:羲皇,伏羲。古人认为伏羲以前的人都过着无忧无虑的闲适生活。因此后世多以此比喻一种闲适的情趣。
柳宗元
见前。
【赏析】
陶渊明在《与子俨等书》中曾说:“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体现他生活的闲逸,内心的淡泊。诗歌在最后一句,用了“聊适羲皇情”,正想表达他与陶渊明有一样的追求。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远贬永州,政治上的失意,使得他进取之心渐少,淡泊之志渐萌。在永州,他写下了不少表达自己出世之志的作品。这首诗正是其中代表,描绘了一位超尘山客的形象:在一个露白风清的早晨,诗人洗过头发,换过头巾,与谢山人一起游览愚池。所见朝霞渐散,众山显得更加辽阔;高朗的天空,数只大雁飞鸣而过。诗人见此情此景,胸中便再无半点尘俗之气。
诗歌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追求出尘生活的志趣,体现了他恬静淡泊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