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黄几复

寄黄几复 [1]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2],治病不蕲三折肱[3]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释】

[1]黄几复:黄介,字几复。南昌人,是黄庭坚少年时的好友,时在广州,因此诗里说他“居南海”。

[2]四立壁:司马相如家境贫寒,卓文君与他私奔时“家徒四立壁”。

[3]蕲:求。三折肱(gōng):《左传》里说:“三折肱,为良医。”后来以“三折肱”为良医的代称。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苏门四学士”之首,其诗歌成就最大,与苏轼并称“苏黄”,并被后人奉为江西诗派的领袖。有《山谷集》。

【赏析】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诗人的少时好友黄几复当时知四会县,在今天的广州一带,而他自己则监德州德平镇,在今天的山东。二人南北远隔,黄庭坚遥思远方友人,写下了这首诗。此诗属于黄庭坚诗歌中较为浅白平易的,读来毫不晦涩。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追忆了往昔友谊,赞扬了对方甘于自守贫贱的精神,并对友人送上深深的祝福与鼓励。

诗歌的第二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最为出名。这一联,仅用一些意象,不用动词串联,就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意境。“一杯酒”在表达友情的诗句中经常使用,比如王维诗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白居易诗中的“能饮一杯无”,因此这里用“一杯酒”来代表朋友相聚的情景,冠以“桃李”“春风”这样明媚的景色,表现了朋友见面欢谈时那种愉悦的气氛。而诗人与黄几复别离十年,“十年灯”三字,塑造了一个灯下思友的孤凄形象,“江湖夜雨”四字,则增加了与朋友离别后萧瑟凄凉的感觉。如此,仅靠名词意象,就将相聚之欢与别离之苦整合在一联之内,可以称得上是歌咏友谊的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