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北旅思
2025年08月10日
蓟北旅思
日日望乡国[1],空歌白苧词[2]。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3]。
【注释】
[1]乡国:家乡。
[2]白苧词:指《白苧舞歌》,属于吴声歌曲,张籍原籍吴郡,后迁乌江。因此这里代表家乡的歌谣。
[3]客亭二句:古人送别时往往要折柳相赠,因为是在蓟北送别,因此离人大多向南,而折柳者也多折向南生长的柳枝相送。
张籍
(约767—约830),字文昌,唐代诗人。原籍吴郡(治今江苏苏州),少时侨寓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其诗颇得白居易推重。
【赏析】
送人离别的时候,即使所送之人与自己的关系比较一般,通常也会被离别时哀伤的情绪感染,平添不少惆怅,这正是因为自己曾经经历过十分悲伤的离别场面。有时,送人离别时所产生的哀愁,只是对过去回忆的一种触动罢了。
这首诗中“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说的就是这种体验。诗人因送远而触动自己离别家乡时的回忆,从而哀伤不已。张籍是南方人,却长期羁旅蓟北,日日望乡难归,其思乡之切,可想而知。友人即将南返,他折柳相送,却激起自己对家乡无尽的思念。然而,无限乡思只有自己知晓,悲愁之际也无人倾诉,只能自言自语。此情此景,何其哀哉!
诗歌以细腻的笔调,抒发思乡的愁怀,正体现了诗人对家乡深挚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