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官舍话旧
2025年08月10日
津门
[1]官舍话旧
对床通夕话,官舍一灯红。
十年存殁[2]泪,并入雨声中。
【注释】
[1]津门:天津的别称。
[2]存殁(mò):指那些老友的生死。
邵长蘅
(1637—1704),字子湘,号青门山人,江苏武进人。清代诗人。诗初学晚唐,后又学宋。有《邵青门全集》。
【赏析】
康熙二十五年(1686),已经五十岁的邵长蘅落第,自北京回乡,经过天津,在天津官邸遇见一位多年未见的好友,便与他夜雨对床,彻底长谈。这首诗就是写这一次难忘的会面。
风雨之夜,对床叙话,是古人诗中经常出现的情景。白居易就有“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这样的句子,描绘好友欢聚聊天的场景。这里的“对床通夕话”,既是诗人与朋友通宵对谈时的真实状态,又有对前人表达友谊的句子的学习,使得这句话的意蕴更为丰富,表达的情感也更强烈。“官舍一灯红”,官舍红烛,一夕未灭,可见二人聊天时间之久,暗示了二人有叙不完的友谊,同时也表达了阔别重逢的欣喜之情。
诗人此时刚过半百,他的朋友年岁也应该与他差不多。两人聊天,自然多是谈那些故旧亲朋的情况。然而其中存殁相半,让人既感叹世事无常,又觉得时光飞逝,自己也人过中年,走向衰老,不禁潸然泪下。话旧之声与帘外雨声交织,使夜也变得更加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