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饥世业[1]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2],辞根散作九秋蓬[3]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

[1]世业:祖先流传下的家业。

[2]千里雁:雁飞失群。古人以雁行喻兄弟,指兄弟离散。

[3]九秋蓬:深秋断蓬,指自己与兄弟因为战乱流徙四方。

白居易

见前。

【赏析】

唐建中年间,军阀李希烈、朱泚叛乱,诗人离开家乡,南下避乱,自此兄弟离散。德宗贞元十五年(799),诗人居洛阳奉养老母,中宵望月,不禁想起自己散落异乡的兄弟姊妹,写下这首诗。

中唐时期,由于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严重,中原地区时常发生军阀混战之事,加之连年饥荒,使得白居易和兄弟们家园破败,四处逃难,骨肉分离。如失群飞雁,形单影只;又如深秋断蓬,漂泊不定。诗人每念及此,便难以入眠,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此时大家大概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和自己一样潸然泪下!这一夜,流散五处深切思念亲友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

这首诗语言浅白,感情却异常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散落异乡的兄弟们的无限思念,体现了他与兄弟之间深厚的骨肉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