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

小松

自小刺头[1]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2]

时人不识凌云木[3],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

[1]刺头:埋头。

[2]蓬蒿:野草。

[3]凌云木:松树长成,直干凌云,故称“凌云木”。

杜荀鹤

(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晚唐著名诗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县)人。有《唐风集》。

【赏析】

任何植物的生长都有过程,它们初生之时,微不足道。正如这首诗中的小松,小松初生于野草堆中,与野草混同,甚至为野草所埋没,时人根本无法辨认它便是将来可以直干凌云的松树。不过,小松并没有因此对自己丧失信心,在野草堆中,它依旧努力生长,顽强不息,终于渐渐高出草堆,终有一天,它会长成参天大树,为世人所知。

杜荀鹤出身寒微却才华横溢,因此,这首《小松》也是他自己的写照。他坚信,只要如小松般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终有一天会让世人皆知,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