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1],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2],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3]未休兵。
【注释】
[1]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断人行:鼓声响起后,禁止人们通行。
[2]露从句:指白露节气那一晚。
[3]况乃:何况是。
杜甫
见前。
【赏析】
由于杜甫生活的年代正值安史之乱,因此在其诗篇中,常常透露出一种伤心的情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对国家破亡的伤心,“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是对自身颠沛、落魄的伤心,然而最最伤心的,莫过于亲人离散,生死难料。这首诗,正表达了这种伤痛。
白露的一个夜晚,夜空中响起宵禁的鼓声,夹杂着几声大雁飞过留下的凄厉叫声。诗人举头望月,不禁想起故乡那分外明亮的月色。然而,自己的兄弟早已散落各地,又不知何处才是家乡!战争频仍,自己寄出的家书杳无回应,怎叫人不悲伤呢!
纵观整首诗,笼罩着一种沉痛、凄凉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兄弟的无限思念,以及对亲人离散深深的哀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