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其二)
2025年08月10日
别董大
[1](其二)
千里黄云[2]白日曛[3],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董庭兰,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黄云:乌云。在阳光照射下,乌云呈暗黄色。
[3]曛:昏暗。
高适
(约700—765),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
【赏析】
一对挚友离别之时,心中总是怀着无限伤悲,因此离别的诗篇,往往会写得低徊留连,凄清悱恻。不过,也有另外一种风格的赠别诗,慷慨悲壮,抒发不舍之余,更多的是对朋友的劝慰与鼓励。这首诗便是如此。
天宝六年(747),高适在睢阳遇见旧友董庭兰,短暂相聚后,又再次分别,便写下两首诗,此诗便是其中一首。当时二人人生道路都不是十分顺利,到处浪游,但高适为人胸襟开阔,因此将临别赠言说得十分慷慨悲壮、振奋人心:乌云蔽空,白日被遮,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此时离别,何其悲哉!然而,这种悲壮的气氛反激起了诗人的豪迈之情,写下千古传诵的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你不要担心不能再遇到知己,普天之下,又有谁不认识你董庭兰啊。
此诗与一般缠绵悱恻的别离诗不同,风格悲慨豪壮,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襟、豁达的人生态度,也体现了二人深切的友谊,以及诗人在逆境中能劝慰鼓励朋友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