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1]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2]那得清如许,为[3]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1]鉴:镜子。
[2]渠:它。
[3]为:因为。
朱熹
(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福建。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诗人。他的理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思想。有《四书章句集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等。
【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因此诗的主旨应该是谈读书体会,似乎是一首讲道理、发议论的诗歌,但诗人却写了一个自然界中的现象,以此比喻读书,十分生动形象。
诗人写的是半亩方塘中的水,很深很清,可以照见天光云影。由此诗人不禁探寻起塘水如此清澈的原因:原来这方塘有一个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
诗歌写的是诗人平日观察到的一个自然界的简单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而实际上是以此为喻,告诉一种读书的体会:在读书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方能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