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1]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2]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3]后园,桃李罗堂前。暧暧[4]远人村,依依墟里[5]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6]有余闲。久在樊笼[7]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

[1]适俗:逢迎世俗。

[2]羁鸟:笼中之鸟。

[3]荫:遮蔽。

[4]暧暧:模糊不清的样子。

[5]墟里:村落。

[6]虚室:空室。

[7]樊笼:关鸟兽的笼子。比喻受束缚、不自由的境地。

陶渊明

见前。

【赏析】

提起陶渊明,不少人都会想起“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他曾迫于生计,出任彭泽令,但当地督邮傲慢无礼,渊明不堪忍受,终于在做了八十余天彭泽令后,罢官归里,并留下了那句千古传诵的“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陶渊明之所以能如此洒脱,和他淡泊名利的品质是分不开的。

这首诗作于他辞官归隐的第二年,叙写他平生的志向,以及摆脱世俗尘网的愉悦心情。他本性爱好山水自然,没有逢迎世俗的气质,原本因为生计,才误落尘网,如今能够摆脱,回归田园生活,正如笼中之鸟重返树林、池中之鱼重返江流一般。方宅十亩,草屋数间,屋后榆柳成荫,屋前桃李盛开,村落依稀可见,青烟袅袅,狗吠深巷,鸡鸣树颠,一派祥和之景。摆脱了俗世的樊笼,回到自然怀抱,何其惬意!那世俗官场,尔虞我诈、争名夺利之地,又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呢?

诗歌表达了诗人厌弃世俗生活的感情,体现了他淡泊名利、孤傲高洁的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