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弟侄书堂
2025年08月10日
题弟侄书堂
何事居穷道不穷[1],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2]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3]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4]。
【注释】
[1]何事句:居穷,处于穷困的境地。道不穷,学问无穷无尽。
[2]干戈:这里指战争。
[3]书案:书桌。
[4]寸功:微小的功夫。
杜荀鹤
见前。
【赏析】
生逢乱世,读书人应该如何应对?杜荀鹤身处的时代,正是唐末乱世,而他所在的江淮一带,先为黄巢起义所波及,后又有秦宗权作乱,很不平静。这首《题弟侄书堂》正给出了读书人在乱世中的应对之方:“乱时还与静时同”,即以不变应万变。在乱世,读书人应该继续读书修身,治学不辍。
世有治乱,人有穷通,然而学问之道却无穷无尽,进德修业,当永不止息。因此,作为读书人,即使身在战争之地,也不应放弃道德修养,守礼乐之教,才是正道。书案窗前,竹影幢幢,洗砚池中,泉声潺潺,集中精力,修身勤学,何必去管外界的刀光剑影!读书勤苦,乃是终身事业,面对易逝的光阴,应该一分一毫都不能放过。
读书之道,本该有经世致用的一面,正如苏辙所说:“扶危持颠,皆出于学者。”(《私试进士策问》)身处乱世,还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似乎并不是读书人应有的态度。但唐末军阀混战,是非不明,读书人也很难有一展拳脚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还不如继续勤学苦读,坚守自我。杜荀鹤的这首诗,并不是让读书人不去经纶世务,而是让他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进德修业,掌握真才实学,等待真正可以经世致用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