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幸福
日子越来越好了,抑郁的人却越来越多了,很多人表示自己不幸福。尤其当我看到《幸福课》这本书的时候,我知道,幸福是越来越难了。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尼古拉斯花了20年时间跟踪调查了5000多人,调查结果表明幸福具有传染性。当人们彼此贴近时,会因为彼此的幸福而变得更幸福。比如,一个人感到很幸福,那么距离他1公里外的好朋友的幸福指数也会上涨15%。如此说来,让自己幸福起来,也算做了好人好事呢。
那么如何才能幸福呢?有人说抱怨少一些会幸福,这个没问题;有人说欲望少一些会幸福,这个也没问题。但是这些顶多算是消极的幸福,而非积极的幸福。积极的幸福一定是要做什么,而不是不做什么。
我认为想拥有积极的幸福有四个途径。
第一个是宽容。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一个伟大的人物有两颗心,一颗心流泪,一颗心宽容。”当我们明白众生皆苦,当我们能做到换位思考,体谅他人的难处,我们就能做到宽容。除非对方触及了我们的底线或伤害了我们的灵魂。这几年我一直坚持着在班里实行值日班长汇报制度。学生按照学号,轮流做值日班长,汇报表中有一项是“今天我想对谁说抱歉”。说抱歉者请求宽容,宽容者接受抱歉,二者都会收获安宁与幸福。反而言之,鲁迅先生在其散文《风筝》中写自己想得到小兄弟的宽容时,而对方却完全忘了鲁迅毁他风筝的事,让鲁迅先生的心变成了铅块。
宽容别人就是放过自己。心眼儿小的人喜欢计较,所以很难幸福。
第二个是感恩。卢梭说:“感恩是一切美德之源。”我觉得感恩亦是幸福的源头之一。我设计的值日班长汇报表中有一项便是“今天我想对谁说感谢”。你每天都抱着一颗感恩的心,不可能不幸福。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过,活着本身就是恩赐,生命本身就是礼物。而除了生死外,其他好像皆为小事,所以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活着,能用自己的劳动与思考和这个世界建立一种亲密而有力的联系,还有机会让自己的生存处境变得更好,还有能力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便已足够幸福。更不用说在这个世上还有那么多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让你加倍看重自己。也不用说在这个世上还有那么多等着你去发现的美好与感动,让你加倍期待自己。
感恩他人,往往会更善待自己。不懂感恩的人喜欢抱怨,所以很难幸福。
第三个是创造。宽容让我们看到自身的开阔,感恩让我们看到自身的谦恭,创造则让我们看到自身的潜力。能发现自己并创造自己,无疑是一种幸福,而且是更高级的幸福。我从23岁开通博客,一直在坚持写文章,至今有80多万字了。每篇文章写完我都会这样想:这个世界上原本没有这篇文章,因为我写了,所以就有了,虽然肯定还不够好。让一篇文章从无到有是一个神奇的过程,不亚于上帝造人。也难怪泰戈尔会说:“神从创造中找到他自己。”盘古的幸福在于开天辟地,女娲的幸福在于创造人类。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发明家是非常幸福的人,比如造字的仓颉和发明电灯的爱迪生。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总得做些什么,一生但为一事来也没什么不好。比如躬身田亩研究杂交水稻的袁隆平,比如埋头棋谱沉醉于黑白世界的吴清源。
创造者在进行创造时也在创造着自己,破坏者善妒,所以很难幸福。
第四个是给予。宽容、感恩、创造是一个人的幸福,给予却是通过付出的方式让更多人幸福,从而让自己的幸福升值。有个老太太总是不开心,心理医生告诉她每天把自家院子里的紫罗兰送一支给邻居并送上一句祝福的话,老人家这样做了之后,很快就快乐了起来。邻居们越来越喜欢她,亲切地称呼她为“紫罗兰老人”。瑞典小说《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中想结束自己生命的怪老头儿欧维也是在一次次给予中寻得了生命的意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以给予帮助,可以给予关怀,甚至可以简单地与他人分享,这些都能让你收获幸福。给予他人帮助时你能看到自己的力量,给予他人关怀时你能看到自己的心肠,愿意与他人分享时你能看到自己的大方。这是最最高级的幸福。
给予他人的同时也在温暖自己,不愿意给予者吝啬狭隘,所以很难幸福。
幸福并不难,当别人并非故意冒犯我们时,宽容就好了;当我们感受到活着本身就是恩赐时,感恩就好了;当我们能用我们的双手进行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时,创造就好了;当我们愿意眼睛向外并发现了那些需要我们的人们时,给予就好了。
其实我们可以很幸福很幸福,只要善于幸福就好了。
祝你幸福。
202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