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在探索中的作用;好奇心与角色扮演
我们已经知道,为了生存,所有的生物行为中都显示出在人类行为中也显示出的我们称之为“好奇心”这一特点。但在人类行为中,好奇心是有意识的表现。
好奇心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有意识地研究自己想要探究的事物。人类主动意识到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帮助把自己的世界观设计得更加完整,这就是好奇心的驱动力。它能够引导人们对思维进行深入探索,从而发现新思想和新联系,或者让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数据作为新信息的原始材料而有意识地探索周围环境。以上两种探索互相交织,像所有从外部环境中获得的新信息一样,所有个体产生的新思想都是为了给构建和修订世界观提供原始材料,为了构建对整个世界运行方式的新的解释。
从本质上而言,好奇心发起的行为天然具有风险,任何会引起未知结果的行为都是有风险的。未知的结果可能非常有益,也可能非常有害,甚至对发起行为的个体而言是致命的。
那么,人类为什么会故意发起这种有风险的行为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所解释的内容从根本上令人费解而且好像与自我意识的本质相矛盾。我们知道每个生物都有必要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并且经常明显是主动的。这些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看起来常常是偶然的,有些会提高该生物生存的可能性,还有一些是中立的,而另外一些则会降低生物生存的可能性。但这些相互作用通过重复能让该生物获得提升的行为并且同时避免威胁到它们的行为而提高生存的可能。这种探索对它们而言是有用的工具。
但是,如果没有自我意识,我们就不能说该生物参与的冒险行为是有意识进行的。当自我意识开始起作用时,情况就彻底变了。对于知道自己采取的行为的人类而言,故意参加冒险的行为就是承认他们可以通过学习如何从探索中获益而增强自己实现目标的能力。因为冒险行为的定义是“可能会产生对行为发起者而言是积极的、消极的或者有时中立的结果的行为”。我们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探究未知领域,人类有意识地进行着我们称之为“冒险”的行为。
实际上,因为不断变化的世界总是会有一些我们之前从未见过的情况出现,人类就有了冒险的必要。我们都是在赌博,我们能否生存下去也靠赌,也靠我们利用自己的记忆和能力去思考自己的赌博性的冒险历史。尽管最初不知道结果,但要避免不利的结果重复出现。
由好奇心驱动的行为跟我们说的角色扮演是一样的:我们发起角色扮演的行为之前并不知道结果。实际上世界就是一个舞台,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一个角色。我们给不同形式的角色起了不同的名字,但扮演就是扮演,对其进行限制——如坚持认为人们只进行已知结果的活动——就等同于限制能提高人们生存能力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