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与学校的存在相关?
50 教育如何与学校的存在相关?
我们已经知道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努力接受教育。这种努力接受教育的外部环境就是人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随时间推移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当下世界。
对大多数能够独立追求自己生活目标的成年人来说,他们永远不会特别为教育预留空间,以前往往是这样的。但以前人们所生存也能够与之合作的世界是受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物理环境的交流能力限制的。诚然,这些限制随着每一次全球范围交流方式的变革而降低,但总是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
21世纪已经到来,这些限制正在受到挑战、破坏并逐渐消失。因为人们能够更方便地在全球旅行,从视觉和听觉上体验更多不同环境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我在写下这些文字的同时,与物理环境的合作能力已经提高了很多。我不仅能够到达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还能够看到它们的样子,听到它们的声音,能够用很多其他人——每年越来越多的人——体验这些环境的方式来体验。
此外,通过形成大量怀有不同目的的自组织群体,进而影响我与他人合作的这种限制也在消失。出行更加便利让我们更有可能面对面地与他人合作;互联网让我们更容易通过语音和视频与来自世界各地背景不同的人合作。
这就是说作为成年人,我能够越来越主动且独立地利用这个世界——包括环境和人——作为自己的教育场所。
请记住:我们获得教育的工具有三个——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玩”),让合作成为可能的语言(“对话”),让我们得以创造作为生存框架的世界观的设计(“艺术”)。人类生而能够随意使用这三种工具。21世纪的到来,让人们能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自由地使用这些工具。在这一环境中,人们的潜能能够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发挥。
但还没有准备好独立行动的儿童呢?在追求生存目标时仍然需要支持,仍然需要将对这三种工具提高到自由使用程度的儿童呢?只有在获得足够的自信和成熟之后,他们才会把世界作为教育的环境。
每一个儿童都需要有一个能够自由无障碍地发展使用这三种工具能力的自己独有的空间。每一个儿童都需要有一个不受养育行为干扰的场所,让他们能够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玩、对话和艺术”,直到他们自如地掌握这三种工具,并且自认为做好了在成人世界中独立运用这些工具的准备。
这个场所叫作“学校”。提供这种环境的学校就是适合21世纪的宽容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