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动物的自组织群体

21 社会性动物的自组织群体

在很多社会性动物的合作的例子中,他们的合作可能是暂时的,这些例子中的群体可能是围绕着具体的共同计划而走到一起,在活动完成后就解散或分裂了。

但是,我们常常发现一些能够长时间保持一定凝聚力的群体。它们围绕共同目标而形成,又因为拥有共同目标让这些群体成为定义界定的自组织。

群体的共同目标必须能够提高尽可能多的成员的生存能力。其实,为了让群体成员留在群体中,自组织必须围绕群体目标和群体成员的个体目标之间的联系建立起自己的凝聚力。

这种观点必然是复杂的。社会性动物组成的群体不是超级个体,这些群体与环境之间并没有被可识别的壁垒隔开。这种壁垒对社会性动物群体进行界定,而且壁垒的破坏会毁掉群体。相反,这些群体是一种可变的环境子系统。作为子系统,具体成员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不会从根本上削弱其完整性。因此,笔者在上一段中提到“留在群体中”时,是在强调社会性动物自组织群体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在群体中,个体成员的目标因他们从属于这个群体而被削弱到他们想离开群体的程度时,他们具备脱离群体的能力。而因为群体具有成员间协作的功能,也没有必要为了维持其作为自组织实体的存在而去强迫成员留在群体中。

我们已经知道所有由个体组成的群体中必然存在不同成员间的目标冲突。对于社会性动物的自组织群体而言,还有另外一种更加有效并且难以避免的冲突:每个个体成员的目标和自组织群体的目标之间的冲突。群体目标的重点总是关注其在环境中作为一个可识别的子系统而存在。而只要个体数量足以构成一个能生存的群体,并且这些个体能继续发挥自组织群体的功能,那么构成群体的个体的重要性相对于群体目标都是第二位的。为了帮助群体实现其目标,具体会牺牲哪个个体,或者吸纳哪个个体进入群体,都不重要。

从群体的角度而言,群体的目标是独立于个体成员的目标之外的,实际上群体目标取代了个体成员的目标。而从个体成员的角度而言,个体的目标取代了群体目标。群体成员及群体的最终凝聚力取决于目标的交集——个体成员目标间的交集和个体成员目标与群体目标的交集。

以上内容看似并不重要,但理解其复杂性对这几章所讲述的内容是必要的。我们有必要在“认识”世界之前,从一开始就掌握这个世界的内在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