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概述
本部分将从各个方面对自组织群体中的人类行为进行探讨。
首先重述一些重要的观点。
人类是众多的自组织个体,他们有意识也有自我意识,他们进行自组织的目的是生存、繁衍、过有意义的生活。他们是社会性动物,因为他们可以自己组织群体。每个群体的存在都有自己的一系列目标:生存、繁衍,以及群体成员认为可以增强自己实现个体目标的能力的活动。
我们已经知道,如果个体的目标多于一个,常常会让他要实现自己的三个目标显得不大可能,因此他必须对这三个目标区分优先次序,并决定在必要时怎样进行取舍。这就让人处于一种内部冲突的境地,他能意识到这种冲突,并且冲突会对人造成压力。
同样,由个体组成的自组织群体的目标多于一个,也会导致目标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不能全部被感知——导致在对群体行动区分优先次序时难以抉择。此外,一些必然因素导致自组织群体的性质十分复杂:首先,由于个体的语言的独特性,个体对群体目标的理解不可能完全一致;第二,由于群体成员的世界观不一致,他们对推进个体目标和群体目标实现的行动的理解也不一样;第三,群体成员采用的区分个体目标优先次序的方法不同,群体成员对自己目标区分优先次序的方式与群体对群体目标区分优先次序的方式也不相同。
所以,自组织群体必然存在内部冲突。群体成员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些冲突,而且他们知道要创建一个成功的自组织群体就必须制定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只要个体成员属于这个群体,这些规范就能约束其行为。这些行为规范(以及执行这些规范的成套机制)构成了群体的道德规范,以及创建、维持和调整道德规范的政治体制,正如缓和构成个体的自组织体制各部分之间的冲突的行为规范构成个体成员的生物密码一样。
我们已经了解,把人与其他生物体区别开来的关键是人能够创造复杂的语言,尽管每个人的语言都是独一无二的,但语言的分享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程度得到显著提高(与所有可识别的实体间进行的交流的程度相比,因为事实上这些实体都是从属于一个更大系统的子系统)。人类能够实现的目标远高于其他生物能实现的目标,而语言是实现高目标的工具。
因为语言是组成群体的关键,笔者要先对人类的交流传播历史做一个概览,从而为所有与群体行为相关的探讨提供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