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关于普通人记忆的神圣性/凡人神社
我把光明食品(集团)下属前哨农场中废弃的水泵房改建成Shrine of Everyman。甲方希望利用邻河的水泵房极好的景观视角,把曾经是农场的基础设施但如今废弃的它改造成一个供游客休息的驿站。但我不想把这个水泵房变成如绝大多数的景观小品那样沦为建筑师操弄形式却和使用者及当地毫无关联的构筑物。

水泵房改造前

水泵房改造后
在中国传统文化项目中可通过构筑共同记忆把日常地点升格成神圣空间。我想到了巧克力。在物质匮乏年代,被上海食品行业(包括光明食品(集团)的前身)重新发明的牛奶巧克力是那个时期中国人的恩物,也曾经是上海人饮食记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决定用牛奶巧克力作为水泵房的主题,来唤醒因为物质极大丰富而被暂时遗忘的关于普通人苦中作乐但依然热爱生活的记忆,从而把一个废弃设施变成普通人能享用的神圣空间——Shrine of Everyman。
我设计了一个悬浮在河面上的棕色半圆形水池,并将其作为基座将泵房和周围日常风景分隔开来。它象征巧克力。以矗立在水面上的13层半透明的聚碳酸酯板新结构象征牛奶来替换旧泵房。以云作为主题符号在层层叠叠的聚碳酸酯板形成了参差掩映的门洞及交叠的剪影。

棕色半圆形水池作为基座象征巧克力

以13层半透明的聚碳酸酯板新结构象征牛奶来替换旧泵房
泵房基座从长方形的半地下室上悬挑,最大距离达到4.6m。结构工程师在靠近地下室部分采用梁悬挑,到了水池边2.5m范围则采用薄板悬挑。这样无论从公路的角度,还是从水面上看,都能实现漂浮的效果,使新泵房在视觉上突出于周围风景。水池中央的新泵房水平跨度为9.6m,钢梁最小尺寸为85mm,钢柱尺寸为60mm,屋顶采用薄钢板,整体风格定格于轻盈半透明的聚碳酸酯板云门。
正是半透明的不确定性及隔离风景的水池营造了场所的神圣性,而进入泵房的直道通过仪式感更强化了这种神圣性。当你走入Shrine of Everyman时,仿佛在走入一个由普通人的共同记忆塑造的神殿。在里面,你可以放眼远望,看到的是无数普通人围垦出来的美丽的人间风景。

从农田望向建筑

剖面图

立面图

总平面图

轴测图

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