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风格,只有性格

没有风格,只有性格

静庐是一家有性格的酒店,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是按照“人性”去打造它的。

刚做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大多凭借的是感性的因素。而当你的作品受到认可和肯定,那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那些感性的因素,之后也变成了具有思想的体系。当而我们做静庐的时候,不是感性,不是理性,更多遵循的是人的心理状态。

在开店之前,我们就基本知道未来的客人的性格、审美取向等,所做的环境和布局,就会更具有针对性。就拿平面设计来说,任何细节和动线都是经过设计和考量的,具有功能性,也具有场景感。所以你在静庐的每一个角落坐着,都会感到舒适,不受干扰,能坐得住。

山中岁月长,一栋老屋,屋后有座山,门前是条溪。老木柱、老石板、竹躺椅,门外是从未改变的山居生活。而土夯墙的背后,扑面而来的则是都市的精致和摩登。一个满足现代人需求的乡村度假空间,“生活已经如此疲惫,来到山里,就不要想着吃苦的事儿,好好享受才是正事儿!”

中国人有中国人享受农村的方式。我们保留了乡村最“土”的部分,因为那代表了我们的根基,代表了我们的过去,那里有着融入基因的回忆和故事。而我们又满世界去找寻最时髦摩登的所在,这些极致的品位,能让人好好享受当下的生活和时光。有些事,它原本就存在于乡村,那么我们就把它更好地保留下去,例如土灶。有些事情,虽然在城市里也能做,可换个场景,也许会让矛盾冲突中带有一些喜剧感,比如用世界上最好的水晶杯喝限量的红酒。对立不冲突,矛盾不拘束。在这熟悉而陌生的环境里,我们会给你们全球旅行的体验。

除了生活场景营造展现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对比,在静庐空间材质的运用,也需要对比。我们用不同的温度展现这个空间的魅力,它从何处而来?材质、灯光,这些都会影响这个空间的亲密度或疏远程度。在静庐的不同角落,我们保留了木头原本的色彩和状态,去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同时,我们又去意大利购买了铁艺,在需要刻意保持空间尺度的地方进行运用。那些水磨石被用来替代冷冰冰的石材,就是为了让人在走进房间的瞬间,感受到来自主人的关怀和欢迎。当我在设计服装时,色彩是除去材质之外,最重要的部分。而建筑的空间表现,一样如此。那些木头被保留了原本的颜色,它们不同的色泽除了展示健康有机的自然生活,更多地去展现空间的柔软度。当你对一个地方的要素进行提炼和重新解构,当你重新认识这些元素,把这些直接但不直白的色彩、形式、符号进行时尚化的抽象,静庐的“水与火”之歌,出现得就极为合适。门前的小溪,终将奔腾流入富春江,那是时而宁静时而欢腾的水的性格。壁炉里点燃的炉火,跳动的火星,既驱散了山里的寒气,又驱散了人们阴郁的情绪。动静两相宜又动静相惜。当然,新与旧,在地材质的重塑改造如何与先进的建造工艺进行结合,那就更需要建筑师进行理性的思索。

img

龙南静庐露台

除了空间的打造,设备的使用也很是讲究。现在我们为客人提供的产品,是我们理解的生活的基础。那些顶级的卫浴产品、来自世界各地甄选的器具和食材、自然有机的在地风味,并不是因为它们昂贵或便宜的价格,而是因为我们注意到它们所拥有的价值,符合我们客人的喜好,能匹配客人的生活状态,这才是它们会出现在静庐的原因。而“静庐”的选品一直很有格调,毕竟你很难让一个游历过世界的人,放弃审美标准;你也很难让一个本身就厨艺超群的人,放弃对美食的追求。大概这就是静庐的伴手礼总是那么受欢迎的原因,从一杯桃花酒,到自产的茶叶,甚至是店里用的咖啡杯,“讲究”或许就是对这些食材和器物最大的敬意。

“在物质极度丰富的年代,我们从未如此便捷地获取我们所中意的一切,但我们也从未如此快速地厌倦这一切。”静庐会去寻找一些凝萃了工艺和时间的东西,用品质让你去品味时间和生活的美好。“这些资源是有限的,但我们希望因此而带来的享受是能够不断生根发芽的。”

同时,这样的选择又很随意和轻松,并不会有“拘束感”,说到底,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这一次乡野度假更舒适而准备的,是为了让客人的吃住更舒适而准备的,这样的奢享不应该带着强人所难的戒备感和压抑感。

静庐,从来都不是试验场,而是我们这么多年设计精髓的沉淀。静庐最终呈现出来的状态,其实也是我和小妤本身生活状态和审美取向的延续。与其研究静庐的风格,不如说,静庐展现的恰好是我们真实的性格。

作为静庐的主人之一,我和小妤有着约定。我负责设计,但静庐运营期间所有的事情,我只有发言权,却没有决定权。我可以提建议,提想法,但最终拍板的是小妤。我很庆幸当时做了这样的约定,现在看来小妤确实是最合适的运营者,她把自己喜欢的都市摩登、有品质又有仪式感的生活带到了这个古朴的乡村。

我们邀请世界级的音乐家,来到这山沟沟里开一场音乐会,主人、宾客、村民还有山间的植物、村里的动物,都是听众。秋天,天气微凉,青龙坞又被打造成了最热闹的脱口秀开放麦场地,对于都市人来说,没有什么不开心是笑一笑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再加一场。冬天的时候,我们打开地暖、升起炉火,噼啪作响的柴火带来了温暖,也把披萨、烤鸡、红薯、玉米这些好吃的送到客人面前,原始的生活,却也时髦。

我们把所有的对比都做到极致,这就是我们理想的乡村生活。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只用8个月就打造了静庐,却花了那么多年去拒绝诱惑,拒绝不合适的合作邀请。2022年,是静庐开业的第8年,我们也打算把静庐带出青龙坞。

下一站,龙南

围屋,守住族人的一方平安

龙南县地处赣闽粤边区,地广人稀,相对偏僻安静,却又是客家人理想的栖身之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和人文风情,将客家围楼这种极具特色的民居形式发挥到了极致。外可防,内可守,还有备荒的暗井、御敌的炮楼,成了客家人的围屋,这些坚固的青石砌成的“家”,给了聚族而居的客家人无比的安全感。客家人,互相协助又互相独立。每一个小家庭,在这里汇聚成一个大家族。古老的客家围屋,是客家先辈们继承了中原古文化的精华,又在新的生存环境里进行的独特创造。这是生命的选择,是客家人精神之所在。

在这里,一座围屋民宿小镇,“蓄势待发”。

江西赣州龙南围屋民宿小镇,建筑面积为118702.3平方米,项目以客家文化深度体验、参与、互动为导向,按“一轴一环两核五区”总体布局,规划分三期建设完成,主要建设内容为客家风情体验核、网红会客厅、康养度假区、客家风情区、民宿体验区、客家文化主题社区。围屋正以一种特殊的空间形态成为无可比拟的旅游IP。

img

龙南静庐餐厅

img

龙南静庐书房

客家千百年文化在围屋凝缩升华,那些珍贵的建筑工艺在这里得以保存,其自身的空间特征也为民宿入住、打造创造了条件。老乡离开的围屋,通过改造,可以形成特别的住宿体验,丰富旅游目的地的度假感。

而围屋既独立又有联合的空间形态,与民宿酒店的需求也正好契合,这就给了以民宿激活围屋传统空间的机遇。而民宿与宿集的关系,就像家庭与家族的关系。其聚落形态和聚落的空间内核恰恰体现出围屋的空间精神,也升华了客家围屋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