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赋能——泰安东西门村活化更新

模式赋能——泰安东西门村活化更新

模式赋能指跳出建筑设计范畴,在功能性、美观性、经济性之外,与特定社会语境和政策相结合,整合上下游资源,架构一整套从策划设计到建设、运营、传播的项目运作流程,以设计推动开发模式的创新,引发传播热潮的爆点,最终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发展。在我看来,互联网时代下,建筑师的身份发生了一种转变,不再是一个被动、单一、单向地去解决问题的人,而是主动地、复合地、多向地组织引导的角色。

以泰安市东西门村活化更新项目为例,东西门村隶属于山东省泰安市,位于泰山余脉九女峰脚下,毗邻神龙大峡谷。尽管自然山脉的景象壮阔无比,然而它也构成了乡村发展的天然屏障。交通的闭塞和土地的贫瘠,使得东西门村逐渐与时代的发展脱节,沦为省级贫困村。在九女峰片区,有着类似情况的村落并不少,而东西门村则是这群村落中位置最为偏僻、状态最差的一个。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业主期望我们通过设计来激活这个空心村,再现一个东梓关的流量效应。

十余座破败的石屋,一些残存的石墙,几座曾经被用作猪圈的生产用房,便构成了项目的初始条件。在赋予废弃的结构以新的生命力之时,更大的设计挑战则在于如何可持续地为乡村带来发展的机遇和如何通过建筑为乡村盘活新的资源。为此,我们提出双线并行的设计策略——一是针灸式改造,在保持宅基地边界不变的情况下,以存量建筑的空间激活和原有环境的生态修复为切入点,从而实现村落的新生;二是建立公共空间,借助其媒介属性,激发流量效应。

经实地勘测和调研分析后,一方面我们延续原有村落的生长肌理,将道路、停车场、公共空间等进行重新规划,另一方面将石屋改造焕新,逐一植入新功能,并构成新的路径——入口处的猪圈改造为新的接待中心,中部地势大体量的毛石房改造为院落客房,在资源最佳的高地势处布置九女峰书房和泡池——既作为度假村的休闲配套设施,也是整个东西门村活化更新的重要环节。这组白色的公共建筑在形态上和村子里的毛石房有强烈的视觉反差,非常具有标识性,起到一定的触媒引流作用,带动起项目整体的运营发展。

img

整体村落规划图

img

东西门村改造后 摄影:章鱼见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