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前奏:家具、德清、老外

设计的前奏:家具、德清、老外

20世纪末,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进入中国传统家具翻新的行业。得益于我有绘画和艺术的天赋和积累,自然充当了翻新家具设计师这个角色,也成了我在设计领域里的首个门类。我们到处收购老的、废弃的中国家具。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中外有时间差,哪怕多年后网络已经很发达,我在莫干山附近还常能捡到居民丢弃不用的家具,大多数人总是觉得新的好。所以,我们当时的客户多为老外,他们认可旧物的价值,爱不释手,将其收藏或者作为家中装饰,成为身份的象征,因为家具里记录着文明的痕迹。所以,我时常想起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说过的被广为传诵的话:“越是民族的,也是越国际的”。

img

家具设计期间,吕晓辉先生和他的客人

前后算起来,我作为家具设计师的身份大概有8年。家具让我认识到一个新的世界。那些购买我们家具的人,大多已有一定的财富自由,或有很大的居所,他们选择住在自然环境好的郊区,不困于拥堵的通勤,过着更富足的生活。还有一些是有文化追求的独立个体、自由职业者,他们喜欢并懂得类似的器物。基于这样的习惯,我们的翻新也会遵循器物的历史性、当代性和艺术性,这些观念也影响了我后来对设计的理解。

2006年,随着仓库的搬迁,我从杭州迁居德清。来德清很大程度上基于我非常喜爱莫干山,交通区位和自然人文很好,距离上海和杭州都近。但我并没有超能力预见莫干山的未来,只能肯定的是,当时的德清,街上没几个红灯,几乎可以闭着眼睛过马路。记得在新家的第一晚,因为外面实在太安静,我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呼吸声,这种感受只有离开城市的喧嚣才会有。这也是我离开城市的第一步。

而在德清,我认识了不少老外,其中就有马克。

英国人马克·基多最初是《That's Shanghai》的创办人,2006年,他来到莫干山,在山顶荫山街租了个店面开了家咖啡馆The Lodge。有一天,他来我们公司楼下小卖部买香烟,我跟他打了个招呼,听说他在山上,我便想着改天上山去看看他。经由马克介绍,我又认识了高天成,裸心谷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