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深造,入伙HBA
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人们对居住、工作空间的要求自然谈不上有多讲究。虽然大学里有初步的室内设计课程,我看过一些国外的相关书籍,也去过香港考察,然而对于室内设计的深入了解,还是从白天鹅宾馆开始。
白天鹅宾馆完全按国际五星级标准设计,很长一段时间都代表了国内酒店的最高标准。令我们震撼的是原来室内设计能够做到这样的深度和完整程度,包括家具、灯光等,跟我们听老师的课完全不一样,跟我们看香港的室内设计作品也完全不一样。我发现整个室内又是另外一个广阔的领域。
研究生毕业后,按导师“先工作沉淀一下”的要求,我在华南理工大学的设计院工作了四年,随后去了美国,在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SCAD)深造。因为有白天鹅宾馆的关系,后来我想学室内设计,我就去美国读书,读完书就在HBA工作,一做就做了16年。

西安中晶华邑客房

西安中晶华邑入口
我在HBA的16年,最大的收获是对酒店设计整套工作方法的了解。现代室内设计作为一种工业,整体是哪些步骤,出什么图纸,怎么分层搭配,怎么选择材料、家具、布艺、色彩,物料师怎么分工……需要定义整个流程。酒店室内设计的流程——怎么做、怎么分工,是HBA的“H”,也就是“Howard Hirsch”创立的宗旨。
在这个过程中,我做了很多酒店项目,从中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潮流的兴衰。我是1994年进入HBA的,那个时候日本的项目很多,中国的项目从2000年以后才慢慢地多起来。
2000年后,我成为合伙人,也成为HBA开拓中国市场的主力。虽然代表HBA酒店设计在中国攻城略地,但让我不太舒服的是,那个年代,在国内,高端酒店设计基本被境外公司垄断,中国的设计公司几乎没有机会参与。那时活跃在国内的很多外籍设计师,水平其实并不是很高,中国也有很多有才华的设计师,却得不到施展。我觉得这个事是不对的,应该是大家都有机会能够发挥长处,而不是被欧美设计师垄断。
彼时,郑忠创办的香港郑中设计事务所(Cheng Chung Design,简称CCD)在酒店设计界也开创了一方天地,“东意西境”的核心理念也几近成形,在CCD聚集了酒店设计的精英,当我想回国发展的时候,便和郑忠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