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纪念普通人的神圣性/凡人纪念馆
我还把一个废弃水塔改建成献给所有在绝望时刻做出英雄行为的普通人的凡人纪念馆——Memorial of Everyman。
甲方原来希望把这个废弃的水塔改建成附近某个会议中心酒店的配套,可以作为下午茶空间或者有特色的套房。项目因为我的夫人(工作室的创始人之一)因病住院,我作为家属必须在新冠肺炎疫情管理要求下在医院封闭陪伴而搁置了40天。等我从医院出来重新审视这个项目时,对把水塔改成一个城市居民来猎奇体验的空间失去了兴趣。在讨论项目背景的时候,一个关于以身堵漏的资料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冬季围海造田工程中,一名名为陆静娟的职工看到堤坝因为潮水汹涌出现了管涌(这会导致溃坝进而使得围海工程失败),于是她挺身跳入漏洞堵住缺口,许多职工受到鼓舞纷纷跳入水中从而保证了堤坝安全。

水塔变成了灯塔
如今衣食无忧的人们已无法理解那个时代的艰苦。当年,为了保证上海有足够的粮食供应,许多城市青年应政府征召到上海郊区包括崇明岛组建农场,通过围海造地获得耕种土地以增加粮食产量。这些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垦和建设。半军事化管理的农场以连队的方式组织、管理青年。提供安全饮用水的水塔就是连队宿舍区的中心标志。
我能理解陆静娟面对的绝望,正如医生向我解释夫人病情时我所面对的那样。所以我特别感动于陆静娟在绝望中奋力一击来博取未来所焕发的英雄气概。我想消费主义的高级套房和下午茶空间在某种意义上是用涂脂抹粉的化妆术掩盖了某些普通人真实的回忆,并点缀如今有些浮华的生活,仿佛不曾有过挣扎,这不对。所以我决定说服甲方把水塔改建成凡人纪念馆来献给所有在绝望时刻做出英雄行为的普通人。

轴测剖面图

立面图和剖面图

楼梯

楼梯踏步细节——从1921到2021
我把水塔看成是堤坝的溃孔,设计了一个独立结构的螺旋楼梯,象征那些英勇的普通人以身堵漏地插在水塔的空腔中。我用金色象征这些普通人的高光时刻。象征一个世纪的100级楼梯由84根直径50厘米的金属杆作为束筒结构形成一个独立金塔矗立在水塔内部。金塔的底部是上海的地图,每个台阶都有年份,金属杆上记录大事记,水塔的储水仓墙壁上是当年围垦场景的照片转印的壁画。最后,水塔顶部打开,这样游客登顶后可以眺望远方。顶部的玻璃罩子靠玻璃自身承重。通过照明设计,当年为普通人提供水源的水塔变成了当下纪念普通人的光塔。
如今不需要也不应该再围海造地了,但普通人曾经的那些英雄行为却值得纪念。当我站在水塔顶部,看着远方的细细地平线,那就是大海停止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