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化的自然

人工化的自然

设计以类型学将公区、集中式客房和独栋别墅三种功能空间模块化,避开古树,置入各功能模块。依据原始地形,模块以最大可能性放置在原始台地标高上。公区层层叠退,客房化整为零,化解建筑的体量感。再依据等高线走向、景观、视野的不同进行高度和角度的微调,保证隐私性的同时实现最大化的景观体验。

img

松阳原舍泳池 摄影:唐徐国

img

松阳原舍轴测图

img

松阳原舍模型图

img

松阳原舍剖面图

33间客房,配备接待大堂、图书阅览、餐厅厨房、恒温泳池的公共区域,2688m2的建筑面积,对于一个山间民宿无疑已是巨大的体量。设计以一层或两层的客房错落有致地散落山间,四层公区以片层形式贴合地形延展,弱化体量的同时,创造出一系列观景露台。各层建筑的顶面和地面与不同高度的山体衔接,层层展开,建筑如从山中生长出来,以最轻柔的方式贴合于山地,隐现于景观。

由毛石砌筑的台阶拾级而上,巧妙的动线设计让来访者的视线在远山和背山间迂回。爬坡、仰视、转折、远观,在空间里营造步移景异、曲径通幽的游山之趣。建筑背山面谷,卧于一方宝地,树木遮掩,若隐若现,远山美景可观,百年古樟为邻,透过不同的窗口,在不同的时间里,在不同的建筑高度,都是不同的风景,每一个层次都有不同的体验,每扇窗口外都是整幅无框山野画卷。

公区的大挑板体块,由木模板混凝土一体浇筑而成。建筑师希望通过对结构设备的细致处理,强化空间的纯粹性。为满足保温标准,采用200mm(混凝土承重墙)+80mm(保温岩棉)+120mm(混凝土装饰墙)的夹心墙,为在不设吊顶的情况下隐藏管道与空调风口,在不影响空间效果的位置设计净宽600~1000mm的设备空腔,将空调等设备藏在里面。

img

松阳原舍庭院 摄影:金选民

img

松阳原舍庭院 摄影:侯博文

客房提取坡屋顶形制,材料以当地毛石和夯土为主,延续传统生活与文脉。在这里,并没有宏大叙事的建筑空间,也没有昂贵繁复的材料做法,材料与形式有机结合,每一栋山舍的夯土、垒石、小青瓦,是建筑材质,是立面造型,更是山里的生活。

这是一家民宿,也是你从城市里来到山野中的一个家。在这里慢下脚步,看一缕晨曦,古木环绕,满目青山,云卷云舒。在层层梯田之上的不只是简单散落的大小民宿,而是将传统聚落肌理含于其布局,将榔树村的传统文化根植于这片土地的居住容器,为人们提供一种融合了当地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栖居方式。